-
散文:《红心永不褪色》
更新时间:2021-01-22
前段时间偶然听到亲戚间相互谈论自己的儿女,其中一位表姐开玩笑道:“不知道是否是孩子们的虚荣心在作怪,在学校里谈论自己父母的职业,其中一位小朋友说我爸爸是人民警察,然后我的小侄女直接反驳道‘我妈妈是中国共产党’”。说到这,亲戚们哄堂大笑,轮番夸小朋友聪明,然而小侄女这句话却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出生在一个共产党员家庭,爷爷奶奶是老革命,父母也是中共党员,所以从小萦绕在耳边的都是毛主席的光荣“战绩”,充满了对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崇拜之情。尤其让我记忆犹新的当属挂在堂屋正中间的那幅毛主席画像,画上那标准的“主席头”和具有代表性的“伟人痣”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我问奶奶:“人家堂屋放的那都是菩萨,我们家咋是毛主席画像呢?”奶奶正色道:“没有毛主席,哪来现在的生活,这是主席以及先烈们打下来的,我们应当珍惜。”从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我看到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一种发至内心的虔诚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倍加珍惜。从小的熏陶在我的内心播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这枚种子真正的生根发芽是我步入大学校园之时。高考的发挥并不是那么理想,高不成低不就的成绩令人难以抉择,冥冥之中仿佛又有种缘分,最终我来到了周总理的故乡淮安,步入了这所以周恩来总理的励志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的大学。当踏入校园看到这句名言的时候,内心的这颗种子开始萌动。那一刻我暗自立誓:我要在大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有了初步的目标便有了前进的动力与盼头。当通知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我是激动的,因为我的入党梦想迈出了第一步,那天晚上怀着豪情壮志工工整整地写好申请书,期盼着能够早日入党。然而写好的申请书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并没有下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入党热情也逐渐被冲淡。直到大二,班级里推选入党积极分子,当初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极度自信的我报了名,但结果却与自己所期盼的大相径庭。因为对班级贡献不够没能入选。那时的我真正体会到“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的含义。但挫折并不是坏事,失败的我并没有万念俱灰,反而燃起了斗志,我在心中告诫自己:我并不比别人差,我必须更加的努力,要学习共产党人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积极为班级做贡献。接下来的日子里,身为班级的组织委员与宣传委员,我积极帮助团支书以及各位班干解决班级事务,组织策划班级活动,促使大家真正融入校园,先后组织并参与了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班级团日活动、第一届以及第二届师生羽毛球比赛等诸多活动。活动后,认真地进行活动总结与大家分享。那段日子里,事情虽多且繁杂,但却是充实并且快乐的,因为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了很多,这是我人生中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大三下学期,我被班级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但那一刻我的内心却是平静的,因为这是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与认同。我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这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应有的担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当右手握拳诵读这段誓词的时候已是大四,庄严的誓词让我回想起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从一名怀揣梦想的少年到如今的共产党员,我改变了很多,我也真正体会到共产党员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名词,他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奋勇争先的一种精神。
现在的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员工,但我内心不会改变,我会继续用心服务,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永远冲在第一线。时光慢慢如流水,我自红心永不褪!
(姜堰农商银行 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