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阳农商行:九项机制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和监督
更新时间:2014-12-03 作者: admin
丹阳农商行党委高度重视中层干部的“用后管理”,着力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做文章,不断健全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积极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干部队伍。由于该行党委九项机制建设逐步完善,中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模范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行业务发展。十多年来,该行未发生一起经济案件,企业的社会形象不断提升。
一是严格考核机制。依据《员工年度考核办法》,对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分为德、能、勤、绩、廉五项内容,按照得分情况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级。考核在年终由总行统一组织,每个员工按得分排列名次,该行依据中层干部的考核排名情况,给予初步判断,如果中层干部的排名落后,则意味着该名中层干部在单位存在一定的问题,总行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并记录在案,作为以后干部调整的参考。
二是全面考察机制。该行每年制定干部考察计划,组成考察小组,逐个对支行领导班子(一正二副)的年度履职情况(工作业绩、工作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班子建设情况(团结协作、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采用内部员工谈话、评议,外部抽样测评、上门走访等形式,着重征求当地政府机构、企业、农户、基层员工的评价和意见。考察情况形成报告,提交党委讨论。考察材料归入干部人事档案保管,并作为干部人事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是诫勉谈话机制。对考核、考察中存在一定问题的干部,如中层干部在工作中有不作为现象,或者员工、客户意见反映较多,该行党委及时与被考察对象见面,指出其存在问题,给予恰当的组织提醒,督促其整改。如果被告谈话对象在一定期限仍然不作为、重大问题仍旧存在整改不力的行为,则给予职务降免处理。5年来,因此而被降免的中层干部达10人。
四是绩效挂钩机制。该行将干部管理项目进行量化,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对支行管理层,以支行综合管理为考核指标,包括业务经营、管理质量等方面,年终绩效考核时计算相应分值,分为ABCDE五个等级,直接与其绩效工资挂钩。对总行机关中层干部的考核,除业务管理类之外,还增加基层评议内容,每年年末组织“双述双评双公开”活动,机关全体中层干部公开述职述廉,接受基层和总行领导层的现场评议,评议结果与评先、绩效分配挂钩,第一名的部室为年度先进集体,部室全体人员获得总行的物质奖励,最后一名则给予一定处罚,以此促进机关干部认真履职,提升工作和服务质效。
五是末位淘汰机制。为促进中层干部在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创先争优,有作为、比贡献,该行规定,年度经营业绩连续2年排列全行末位的支行、机关评议连续3年排列末位的部室,其管理岗位(正、副职)全部予以调整。为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中层干部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大大增强,极大地促进了业务发展。
六是交流轮岗机制。为了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预防中层干部因长时间在一个岗位上可能产生的内部风险,该行制定了《重要岗位人员轮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支行行长在一个单位最长任职时限不超过3年,副职中层干部最长不超过2年,必须进行异地交流或轮岗。干部交流轮岗,既提升了内部风险管控水平,又使中层干部在新环境中不断得到锻炼,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
七是审计监督机制。该行每年制定全面和专项审计计划,对经营单位风险进行审计监督。其中中层干部离职、交流、轮岗,必须经过严格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以查核问题,明确经济责任。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则依据《员工违规行为处罚实施细则》进行处理。
八是教育警示机制。金融业作为职务犯罪的高发领域,也是反商业贿赂工作的重点对象。为确保不发生经济案件,该行党委和纪委齐抓共管,坚持警钟长鸣,每年至少组织中层干部接受一次实地警示教育,如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监狱;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反腐败为主题的党员干部专题党课教育,使党员干部始终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干部一旦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则一票否决,一免到底。
九是群众监督机制。该行制定《诚信举报管理办法》、《诚信举报奖励办法》、《信访工作制度》、《“九种人”排查及处置办法》等制度,鼓励员工及社会群众对本行中层干部进行监督,并积极举报违规违纪行为。对举报反映的问题,不论真假,该行均认真对待,指定纪委及合规部门负责调查取证,并及时作出处理。(丹阳农商行 郦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