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农商行:创新培训方式 助力战略转型
更新时间:2015-06-30 作者: 佚名
为配合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紫金农商行努力探索突破培训工作的瓶颈,创新开拓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建立起一支能够传承企业优秀文化、活跃行内人才培养的内训师队伍。经过三年的发展,这支队伍在“紫金课堂”和“培训进支行”等舞台中大显身手,发挥了加速业务直接指导、保障辅导迅速落地的作用,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聚焦内训师发展模式。在农信历史文化传承下,该行初步形成“师带徒、传帮带”的培训文化,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也充当“辅导师”的角色,文化的自然传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12年,该行在编员工突破2000人,博士学历员工7人,参加EMBA研修18人,部分员工已获取培训师资格。从当年起,该行大胆设计兼职内训师的培养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兼职内训师人才的选拔:一是愿为人师,接受加班,充分了解并认同“同分享·共成长”价值理念;二是具有优秀的业绩表现,拥有特定领域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为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三是具有公众的演讲潜力,善于用专业语言系统性和逻辑性地表达观点;四是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表现力、责任心和爱心,能够传递正能量。通过严谨的考察和筛选,该行在65名报名人员中,选拔了22名兼职内部培训师。
绘制内训师学习地图。在培训课程上,该行精心设置了基础、中级、高级培训课程,在上一阶段培训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培训课程。针对内训师的成长成熟度主要设置了三个阶段:一是培训阶段。邀请外聘专业老师授课,主要针对内训师的演讲与表达、职业形象塑造、授课台风塑造、内训授课工具(PPT、WORD、绘声会影等)使用、授课时间安排、互动技巧、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等,配合课堂演练、和外部交流培训。二是备课试讲。内训师根据授课方向,联系业务实际,明确授课主题编写授课提纲和课件,由所在部室对课件审查,开展试讲和讨论。其中“世界咖啡”汇谈模式有效增进了内训师之间的讨论和思考,提高了授课趣味性。三是授课实战。为战略转型、业务发展需要,以“紫金课堂”模式组织全辖相关岗位开展较为集中的培训工作,培训规模较大;为总行各部室条线工作需要,结合各支行申请,以“培训进支行”模式组织内训师进支行培训;复制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如“网点导入式培训”,组织内训师进入基层网点驻点培训,提升培训效率。根据内训师授课情况,该行在内网设置“学习园地”板块,适时向全辖介绍内训师的个人情况和授课内容,以供课程选择。
营造内训师成长环境。为给内训师队伍营造快速健全的成长环境,该行下足文章,大到总体设计制度,小到签写感谢信,无不给予其成长的力量,有力提升了全行对内训师的职业认可度,提高了内训师的自我认同感。一是为规范管理,促进内训师队伍建设,拟定《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明确内训师的等级、考核办法与日常管理等,约定内训师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其行内地位和授课合规性、严肃性,为各部室支持内训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二是规划内训师成长路线和职业生涯,设定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级别,赋予不同级别待遇,在内训师序列之外,兼职内训师也可在各类管理岗位上参与竞聘,充分施展个人职业抱负。三是向内训师所在部室签写感谢信,表达对内训师工作的认可,表达对其所在部室支持的感谢,今年进一步优化签写感谢信的方式,邀请行级领导亲笔签写感谢信,感谢对象扩展至内训师的家庭。四是在旧式“师带徒”基础上,推进全行“导师制”,举办“拜师仪式”,在全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内训师制度和“导师制”形成一股合力,有力推动了人才发展的青蓝工程。
(余 果 吴灵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