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泰州农商行:“四大转型”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 泰州农商行:“四大转型”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更新时间:2015-12-27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今年来,泰州农商行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加快自身发展方式战略转型的同时,以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服务创新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助推了经济和金融“双转型”。

战略定位转型,以最优资源配置找准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着力点和落脚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该行围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和致力打造“绿色金融”、“民生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农户个人贷款占比不低于20%,‘三农’、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70%,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达5%”的信贷资源优化方案,引领信贷资源向“三农”、小微企业、城镇化、惠民生领域倾斜,向科技型、战略性、带动性强的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及地方重点项目倾斜,努力以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大力度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截止10月末,该行新增贷款17.9亿元,增幅达14.05%;涉农贷款增幅达22.07%,小企业贷款增幅14.92%,持续高于该行贷款平均增速。

产品创新转型,以特色品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需求。该行围绕率先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以差异化、特色化的品牌创新赢得创新转型,一方面加大现有产品整合和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并投放青年创业、农民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等特色贷款,支持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职业农民等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试点要求,创新推出并发放“惠农通”、家庭农场、老区扶贫等特色贷款,支持专业化融资领域“三农”、小微企业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创新推出并发放“科贷通”、“药业通”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等新兴产业贷款,支持医药高新区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客户服务转型,以靠前服务手段打造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品牌。该行将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作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阳光信贷”管理平台,完善“阳光信贷”操作流程,实施“阳光信贷”标准化管理,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客户进行固化操作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不断完善客户信息及客户信用记录,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农户、小微企业专业化水平。围绕打造良好社区银行要求,该行今年已在辖内人员密集地区增设离行式自助银行3个,增设ATM17个,增设POS机具750台,快付通总量达到478台,有效满足了辖内城乡居民24小时全天候办理存、取款以及转账、查询等多项业务。同时,该行还在服务辖区设立20个金融知识服务宣传栏,并启动“金融理财村村行”活动,在辖内全部行政村开展面向农民、面向小企业的金融理财宣传活动。

网点优化转型,以做优服务平台塑造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形象。“优化网点布局,做优网点功能”是该行服务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重要抓手。今年来,该行在有计划对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协会组织、专业市场进行4个网点的调整与布放的同时,针对全辖直属支行所处区域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客户群体不同的特点,探索打造了以北郊、田河、白马、农业开发区等“三农”重点乡镇、园区为特色的“三农”金融服务特色支行,着力推进小额农户建档和普惠金融服务全覆盖;在工业园区、小企业密集地区,开设建立科创园、经济开发区小企业特色支行,探索小企业服务专营模式。针对城郊复合型区域位置,该行借助便民信息亭在市区的推广和应用,选择坐落在社区或社区附近的东进、泰山支行,推进社区银行建设,探索民生金融服务模式;引导服务各大专业批发市场的泰东、西郊、济川等支行,以市场商户为服务主体,打造商户金融服务特色支行。(冒文彤)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