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小微 / 淮安农商银行:深度融入大局 展现“家乡银行”担当
  • 淮安农商银行:深度融入大局 展现“家乡银行”担当

    更新时间:2023-09-21

    查看详情

近年来,淮安农商银行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聚焦在现代化新征程“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的发展要求,始终扎根淮安、服务淮安,坚守“支农支小”本源定位,全力展现家乡银行担当。

坚持高站位,全面融入区域战略布局。一是壮大项目底盘。建立项目招引“4633”工程、项目建设“1422”工程企业和配套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在严守大额贷款监管政策的同时,对项目企业顶格支持、不设上限。今年以来,累计为52个重大项目,提供24.86亿元信贷支持。二是做强产业支撑。推出10亿元专项信贷计划和利率优惠政策,开展“农商惠企”专项行动,坚持带着额度上门走访服务,优先支持“7+3”产业链企业。开发“淮商快贷”移动实时审批系统,做到即申即贷。截至7月末,全行累计投放实体贷款305.84亿元,走访各类市场主体6.27万户,授信12554户、114.28亿元,用信11610户、90.91亿元。三是拉动消费引擎。开展“聚拢烟火气 提振消费力”系列活动,为餐饮食品、电商物流等行业客群授信26.25亿元、推动用信24.83亿元,发放代金券3万余份。 

坚持高标准,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创新服务、加大投放。全面深化政银合作,持续发挥“淮商之家”阵地优势,建立“会长+行长”服务模式。协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国家级赛事,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等定制化产品,多点发力全面加大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力度。截至7月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2.01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53.38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91.46亿元,分别较年初净增26.42亿元、7.48亿元、25.44亿元。为辖内45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11.04亿元信贷支持。二是助企惠企、减费让利。用足用好再贷款和省市级贴息类信贷产品,确保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有效“双降”。截至7月末,投放“苏农贷”“苏科贷”“淮科贷”等省市级信贷产品6.43亿元,全行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47个BP,为中小微企业让利达1491.6万元。三是靶向施策、提质服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开展“百日服务提升行动”,进一步缩减简化信贷流程,积极对接市金融服务平台,实行“当天受理、隔日办结”常态机制。截至7月末,全行平台企业注册数、普惠类贷款余额均位居金融机构之首。推进政务“进镇入村”,实现“农商·苏服办”240项政务服务乡镇全覆盖以及税银缴费业务全覆盖。打造全省首批、全市首个社保“就近办”验收通过网点,实现40项社保业务和普惠金融服务窗口集中办。

坚持高要求,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做好全链条服务,推动“兴业”。围绕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创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集中摸排粮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名单,落地全省首笔“乡旅E贷”和普惠展业平台贷款,以“线上+线下”方式有效助力乡村旅游、种植养殖等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振兴贷”系列产品为载体,构建以核心龙头企业为支点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截至7月末,投放“乡村振兴贷”“乡旅E贷”11.81亿元,全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高达83.38%。二是做好全方位服务,拉动“强村”。用好“强村兴体贷”“四好农路贷”等系列产品,盘活农村经济资源,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造400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延伸服务触角。创设“电商物流贷”,支持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要素深度融合。截至7月末,投放强村系列产品9.39亿元 。三是做好全主体服务,带动“富民”。提档升级“阳光信贷整村授信”工程,全面加大“富民易贷”推广力度。截至7月末,“富农易贷”已覆盖辖内所有行政村,授信农户27.1万户,占辖内农村居民总户数的61.38%,用信3.44万户、25.08亿元。卢泉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