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湖农商银行:推广分布式零售平台 打造零售金融新模式
更新时间:2022-10-28
为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支农支小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信贷模式转型与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良性互动,金湖农商银行通过对模式转型、系统建设、资源配套等方面的整合,于今年7月初正式上线推广分布式零售平台。
聚焦科技赋能,更加专注零售转型
该行立足自身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科技赋能,成立“三台六岗”分布式零售金融平台上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需求组和项目开发组,成员延伸至客户经理;建立系统运用交流机制,突出做好平台建设的本土化,组织科技、业务条线骨干多批次前往沭阳、东海等兄弟单位交流学习,同时与试点支行集思广益、定期复盘,在平台试点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化繁为简、避虚就实,因地制宜不断优化、丰富平台功能,在实现信贷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下,保证平台契合行内业务、落地本土。
作为一款致力于信贷无纸化、轻便化、集约化的软件平台,分布式零售平台将传统的电脑办公迁移至手机客户端,从客户营销成功开始,贷前调查便已启动,实现了在客户家中或经营场所办贷的场景应用,让“零距离”授信的梦想一下子照进现实,也确保了群众“不跑腿”“少跑腿”的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目前,该平台已集成信贷流程平台和贷后平台,信贷流程平台拥有授信申请、授信调查、征信复核签字和影像资料补录模块,贷后平台则拥有首检、日常检查和季年检模块。
聚焦数据赋能,更加专注大数据应用
分布式零售平台不仅集成了信贷数据,还通过对外部工商、税务、不动产、公积金、征信、法务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将客户在该行的交易流水等情况直观地通过折线图展示出来,综合运用到信用评级当中,完成对客户信用等级及授信额度的自动初评。同时,结合人工调查获取的数据,分布式零售平台将调查结论和调查报告自动输出,实现了贷前调查的专业化、流程化和智能化,减少客户经理主观因素产生的一些评级授信偏差,进而减少了调查人主观意识对调查结论和调查报告的影响,进一步规避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促进了精准授信和适度授信。
分布式零售平台不仅能够在授信环节规范授用信资料、表格式填写,降低无效资料收集,精简流程,给客户经理减负,提升办贷效率;而且还充分运用贷后风险控制平台数据模型,塑造良好的贷后管理机制,有力地避免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三查”管理不连续等问题的存在。并且通过贷后管理平台季年检功能的运用,分布式零售平台引用各类的资信和经济数据,夯实非现场检验数据基础,进一步保证了全行贷款授信的连续有效,持续降低存量贷款人工重新授信的工作量,对优良存量贷款客户实现“无感授信”。
聚焦营销赋能,更加专注服务下沉
该行领导班子思想统一,年初即明确了“打造会走访、能营销、高效能的客户经理团队,构建‘普惠易金融’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将“三台六岗”信贷模式转型纳入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年度重点工作之一。通过以“分布式零售平台”为工具抓手,彻底解放客户经理,实现传统业务处理向营销、咨询、生活服务等综合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为了让“普惠易金融”的特色服务品牌有效落地,该行在坚守零售转型目标不动摇的基础上,总行进一步向支行“放权”。30万元(含)以下信用、保证,100万元(含)以下抵押贷款由支行双人开展贷前调查,总授信不超过130万元;触发30万元以上信用、保证,100万元以上抵押贷款中的任意一条规则,由普惠金融部授信经理双人开展贷前调查。
同时,该行综合运用网格化营销系统功能,锻炼和提升客户经理走访能力,提升有效精准获客成效,在平台大数据筛查和风控模型不断跑批的加持下,该行客户经理的风险识别能力得到加强,敢贷、愿贷的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下沉服务、支农支小的意愿得到了大幅提升。
(吴仁凯、欣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