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清白之年》
  • 散文:《清白之年》

    更新时间:2018-02-28

    查看详情

晚上,看见好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朴树的《清白之年》,“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第一次听朴树,是高一那年的元旦晚会。那时,小县城风起云涌,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在好友的影响下,我没有去如雷贯耳的泗阳中学,而是追随老师去了这所新办的学校。作为学校的第一届学生,老师对我们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即使是在租赁的校舍,学校还是举办了元旦晚会,一个同年级男生抱着吉他在学校食堂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唱朴树的《白桦林》,一脸的沉静。对于一个刚从乡下考到县城读书的孩子来说,看到的是满眼的新鲜和好奇,甚至是羡慕。我们在田野间成长,在日常的生活或者学习中,音乐课就是唱歌,抑或是被语数等主课占领,乐器大概也只是在书上或电视上看看,第一次看见同班同学自弹自唱,惊讶可想而知,也牢牢记住了这首《白桦林》,开始大范围的听校园民谣,知晓朴树、水木年华、沈庆。那时,天总是很蓝,日子过得很慢,谈论高考,偶尔也讨论诗歌和远方。

高中的学业虽然繁重,但也能忙中找乐。每天吃完晚饭,趁着还没上课的间隙,一群高中生回到教室抽闲摸空看十几分钟中央电视台动画片西游记,因为没有别的台可选,倒也看得津津有味。以训练英语听力的名义,用平时积攒的生活费买了随身听。事实是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在随身听循环播放的总是那些在校门口买的5元一盒的盗版磁带。陆续接触了朴树的其他歌曲,比如《那些花儿》。大学的第一学期,同宿舍南通的舍友买了朴树《我去2000年》的正版磁带在宿舍里播放,“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刚从高中逃脱出来多愁善感的我们就这样被“散落在天涯”的离愁别绪所包围,开始怀念朝六晚十的高中岁月,想念一起对答案、一起吃食堂的好友。手机尚不普遍,后来的我们陆续在校内网上取得了联系,如今那里又长满了荒草。我们朝夕相处,我们重又取得联系,最终我们又散落天涯且很少联系。恰如《平凡之路》唱的“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明天已在眼前,风吹过的,路依然远,你的故事讲到了哪”。至此,希望相逢的人还能够再相逢。

如今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冷了心肠,没了哀伤。春节时,2020年主妇趴四个人又约在一起,因为其中一个刚生了二毛,难得的半天时间有一半堵在了路上,小小的县城几家咖啡馆连卡座的位置都没有,不得已到我家打麻将。其中一个笑着说,每日被生活所累,想着和你们在一起还能剥离生活的一地鸡毛,谈谈理想和人生,没成想用来砌长城了。我们初一就认识,在上个世纪末,经历了六年的中学生涯,从一张书桌,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又坐在一张麻将桌上。那些中学时的琐事又被笑着谈起,那些中学时的同学又从记忆里鲜活了起来。我们被生活所扰,为现实所累,但还能想起理想,不亦乐乎。那个转发《清白之年》的好友因为嫁在外地,只好相约以后再见。初四那天,小学时的一伙同学,带着家属,十几个人挤在一家土菜馆小小的房间,喝酒聊天,我就在旁边听着他们吹牛、胡侃,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那些姑且称为男生在还是小男孩的时候,也曾与我的生命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还不识人生之味的年代,在等待着盛装出场未来的时光,那些清白脸庞未在风尘中遗忘。只是偶尔听到歌声里唱,“大风吹来了,我们随风飘荡,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还是忍不住摁了循环播放键,想起曾经的清白之年。

(泗阳农商银行 张惠)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