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栀子花开》
更新时间:2018-07-09
幼时的记忆里,乡下的小院中,一树一树栀子花,开过了一年又一年,浓郁的花香萦绕我整个童年。
人间四月芳菲尽,江南小镇的梅雨季节也随着初夏的清风接踵而至。栀子花浓郁的香气大方地向全世界宣告它的登场。六瓣洁白无瑕的花瓣也是千姿百态,在同一株上,也开得有早有迟。有的含苞待放,紧紧地包裹着自己,如同深闺中的大家闺秀。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小虫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惦念着香甜的蜜。盛开着的栀子花,绽放着婴儿般灿烂的脸庞:细腻、白润、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栀子花呢,虽然花儿都败了,颜色也渐渐微黄,却依然挺立枝头。远远望去,一株栀子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热热闹闹围在一起,活脱脱一个数世同堂的大家族。
栀子花的叶子和咖啡豆的叶子长得极像,只是栀子花的叶子更加油亮。并且叶子终年都是绿油油的,始终生机勃勃。在它的映衬下,栀子花显得更加洁白无瑕、清丽动人。
古代的文人墨客大抵是不喜欢栀子花的这般浓郁花香的。晋陶渊明昔日采菊东篱下,独爱菊花的淡然;宋杨万里远眺西子湖畔,青睐于接天莲叶的映日荷花;唐白居易大隐隐于市,寄情于山寺桃花……菊花、荷花、桃花抑或是梅花,往往是文人骚客诗词中的常客,它们大都清新淡雅,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而栀子花与众不同的,正是大胆张扬,它从不隐晦自己的花香满溢,偏要在这空气里,与靠近的人撞得满怀馨香。每一朵花娇媚,却不失婉约淡雅,它不以艳丽的色彩夺人眼球。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香气是它独特的表达方式。
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矫揉,不做作,花开时沁人心脾,花落时回归尘土,这是栀子花的一生。
(常熟农商银行 王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