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卖棒冰》
  • 散文:《卖棒冰》

    更新时间:2018-07-30

    查看详情

昨天晚上,我在书房写稿,感到口渴,请妻子递一支棒冰给我。说起棒冰,30多年前我卖棒冰挣钱交学费的情景立即浮现在眼前。

那年酷夏,我读初中,放暑假后我很快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他无所事事,不是钓鱼,就是睡懒觉。我看到邻居家有一位同学卖起了棒冰,也萌发了做这小生意贴补学费的想法。父亲知道我的打算后,非常支持我,将他曾经上河工用过的小木箱找了出来,还给我准备了卖棒冰时叫唤使用的“惊堂木”等必备的东西。万事俱备后,我就做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买卖。

那天早上,天才放亮,我就吃了早饭。母亲还递给我一顶外边印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草帽和一条擦汗的毛巾。父亲又给我准备了一些硬币。临出发时,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今天气温高着呢,你要早去早回!”

我嘴上应和着,心里却在嘀咕:你们真糊涂,天要不是酷热,谁还会买棒冰?随后就独自一人上路了。我一边骑车,一边手还不时摸着衣兜里的批发棒冰的钱以及找零的一块五毛钱,唯恐掉了。

到了镇上,日头已从东方升起了,炙烤得小镇像火炉似的。我心想:今天这么热,棒冰肯定会很好卖了。我喜滋滋地找到批发棒冰的冷藏库,老板见我年龄小,有点担心:“小伙子,你行吗?得抓紧时间卖,时间长了棒冰会化掉的。”

我批发了棒冰,心里就盘算开了:还是往回赶,一路上沿着村庄,大热天的肯定有人会买我的棒冰,卖完了,赚到钱就早点回家。

后来才逐步明白,是我想得太天真了,绝对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卖棒冰……卖棒冰……”起初,我刚叫卖时,拉不下自己的脸面,尤其是遇到女同学,总是把叫卖声压得低低的,像猫哼似的。后来感到如此这般,棒冰很难卖完,不但挣不到钱,而且还可能赔上本钱,那就惨了。想到这里,我顾不上脸面了,开始大声叫卖起来,汗珠大把大把地往下掉,也顾不上擦。

走过一个村庄,又走过一个村庄,口干舌燥的我舍不得吃一根棒冰,渴极了,就到小河里捧点水喝。

我觉得在庄子上卖棒冰真的很难,于是改变了营销方法,跑到田间地头去,使劲拍打着“惊堂木”,那些插秧的,挑秧把的,犁田的,打药水的,都是家里的主劳力,肯定会有一定的购买力。

田埂上泥泞,我担心弄脏凉鞋,干脆就赤脚了。烈日下,我拖着存放有棒冰木箱的自行车,不知走过了多少田埂……棒冰终于销售一空。

回家后,父母亲心里踏实了,也非常高兴,他们帮我数着带着汗水的毛票和硬币,在我眼前如同堆着金山银山,此时喜悦的我竟然忘记了疲劳。

一个暑假下来就挣了100多元,不仅够交学费,而且还有多余的零花钱。

过去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在不断进步,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吃上一份美味清凉的冷饮再也不是一种奢求。不过我卖棒冰的经历却始终难以忘怀,它让我明白了挣钱的不易,同时也体验了人生当中第一次挣钱的苦与乐。

(射阳农商银行 张建忠)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