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随笔:《错位的风车》
  • 随笔:《错位的风车》

    更新时间:2018-07-30

    查看详情

“谁让你们把风车拿走的?!”质问声炸开的时候我正在和几位同事欣赏着“风车节”的美景。

被吼的对象是一个小孩的两位家长。不用说准是家长顺手拔了景区的风车给小朋友玩。小孩子给吼得懵了,嘴角下撇,像是随时要哭出声来。两位家长有些不好意思,讪讪地说:“小孩子要的,没办法。”声音很小,态度很好,但丝毫没有归还的意思。

景区的管理员可不吃这一套,双手叉腰:“每个人都像你,风车节还怎么看?”

“小孩子想要的,不让他拿,他不听啊!我们也没办法的,回头出门再给你!”家长似乎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管理员悻悻地挥了挥手转身走开了,不一会儿,家长也带着小孩儿离开了,空空的场地上就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过。

在我看来,将用来欣赏的风车据为己有,只是出于孩子好玩的天性,稚嫩如他,尚不能划清自我界限,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可悲的是两位家长在矛盾出现的一瞬间,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将责任推卸给了孩子。似乎孩子是最好的挡箭牌,家长看似是在帮孩子满足愿望,实质是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花钱就给孩子一个玩具。

我几乎是用一种担忧的眼神目送他们的远去。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一个从小就耳濡目染家长“贪小便宜”的小孩会成长成什么样子?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我小的时候,我对母亲办公室里的那盏水晶吊灯十分着迷。吊灯下面挂着的水晶吊坠晶莹剔透、璀璨夺目,我常常幻想着能拽下一颗吊坠,穿上绳子作为项链挂在脖子上,那样我就更像童话里的公主了!当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很严肃地说:“这是单位的东西,妈妈不可以拿回家!”“只要一小颗就行!”我小声地央求道。毕竟,那么多的吊坠,谁也不会觉察到少了一颗的。“不可以的,别人的东西一小颗都不可以拿!”母亲的态度很坚决。多次央求无果后,我也只能仰着脖子“望灯兴叹”了。

两年后,我终于拥有了一颗水晶吊灯上的吊坠,那是因为母亲办公室的吊灯“退休”了,在吊灯要被扔掉的时候,母亲取下一颗吊坠带给了我。原来她一直都记得我这个小小的愿望!

感谢我的母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在我价值观刚刚启蒙的阶段,感谢她耐心细致地帮我剪去旁枝败叶,助我健康成长。

回头看着三个渐行渐远的背影,错位的风车在孩子手中胡乱地旋转着,只是,错位的仅仅是它吗?

(东台农商银行 储呈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