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我家的家风》
  • 散文:《我家的家风》

    更新时间:2019-04-30

    查看详情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并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品德与行为。

我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家。外公是个老医师,口碑很好,经常教导我们忠厚待人、以和为贵、忠于内心,在他平常的工作中见惯了生老病死,见到了人类在疾病面前的无可奈何却又坚强不屈,所以,尊重每一个生命,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每一个人,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成了外公的处世原则,也沿袭成为我家的家训和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苏轼所著《三槐堂铭》中的原句,这句话也是很多古人秉持的家风家规,也影响了现在很多人。在我家,忠厚二字被提得最多,忠诚于家庭、工作、国家和信仰,待人宽厚、热情、真诚,外公常说中国人就讲究个“和”字,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家庭里的人可以有个性,可以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但是一定要团结并且和谐。

高晓松有一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现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青年的座右铭,这句话我也很认同,虽说生活最终要回归柴米油盐,但不妨碍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清风明月,精神上的富足带给人的幸福是不可估量的。古人常说读书以明志,学而优则仕,今人读书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心灵上的安宁。外公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还在不断地读书,从纸质的到电子的,从古典的到现代的,孜孜不倦地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他总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而如今读得起书了,又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记忆也不大灵光了,只能有多少读多少,只有这样,心灵上才能得到慰藉。有时候听着外公侃侃而谈,议古论今,方觉得读书的可贵,也感到惭愧,自觉自己知识的浅薄和精神的贫乏。

一个忠厚、读书的家庭大多是幸福并且和乐的,我庆幸生于这样的家庭,乐于坚守这样的家风,做一个从容并且富有情怀的人,多读书,多做事,少纷争,忠于工作,忠于家庭,忠于信仰,做更好的自己。

(常熟农商银行 刘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