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难忘那童年的歌声》
  • 散文:《难忘那童年的歌声》

    更新时间:2019-06-05

    查看详情

不知为什么,最近时常梦到自己童年的诸多趣事,打水仗、堆雪人、捉迷藏以及钓鱼、挑猪菜、捉特务,还有上学、回家那些事等等。不过,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童年的歌声。最近几天,一位爱好唱歌的朋友,经常给我发来他在手机APP“全民K歌”上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经典老歌,一向爱好唱歌的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起来,有时候还拿起耳机在自己的“抖音”朋友圈里也哼上几首,唱着、哼着,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特别是小时候母亲为了我唱歌演出卖母鸡、卖鸡蛋筹钱购买演出服装的往事顿时浮现在我眼前,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似的。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夏天,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组织我们排练《你是灯塔》大合唱,我们班上有20多个同学入选其中。下午两节课一下,我们就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冲进老师的办公室,排成两列队形,老师在前面“手舞足蹈”地指挥,我们在下面“愣头愣脑”地跟着学一句唱一句。后来,为了去乡政府剧场参加汇报演出,老师交代我们回家叫父母给买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和一条黑色的咔叽裤子,这下可难坏了我的母亲,当时家里老少多,一家八口人仅靠父亲、母亲挣的几个“工分”勉强度日,一套衣服要上七八元钱呢!这可咋办?愁了一天的母亲最终只得将家里两只生蛋的老母鸡以及五六斤鸡蛋卖到供销社,这才凑足了给我买演出服装的钱。那一天到乡剧场演出的时候,我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既紧张又兴奋,不但穿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衣服,而且脸上还涂脂抹粉,小嘴口红涂抹得红红的,心里是美滋滋的、乐淘淘的。

最近几天,儿媳妇也在为我宝贝孙子“六一”节汇报演出筹备表演服装忙碌着,不过,他们倒是幸运得很,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吃穿不愁,与我们小时候相比那真是翻天覆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中也都有熟悉的歌声相伴。父辈们童年的歌声更多充满了凄苦与渴望,年纪略小一点的弟弟妹妹,记忆里还留有“文革”时期洗脑的歌声,而比他们大一点的我们,特别是与新中国同龄的孩子们,脑海里更多萦绕着一些欢快、清纯和积极向上的儿歌和童谣。

新中国初期,正是儿歌和童谣盛行的黄金时代,有歌颂毛主席、共产党的,有赞美解放军的,还有反映儿童生活的。像《小燕子》《拔萝卜》《读书郎》《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这些儿歌朗朗上口,经久不衰,传唱了几十年,影响了几代人,至今听了仍让人为之动情。

儿时的歌声是令人陶醉的。让我们相约再过十年、二十年,还要不断地唱下去!

(射阳农商银行 张建忠)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