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星子与灯火》
更新时间:2019-06-05
一直很认同一句话,“思想和身体,总有一个得在路上。”
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身,怀揣着满满的新鲜与好奇,一头拥入了“大马”(马来西亚)的怀抱,所感颇多,略记如下。
情深不“受”
在槟城的“娘惹”(一般指称中国人与马来西亚人通婚后的女性后代)博物馆里,被解说员科普了所谓的“感情”,其原是类似“瓮”“坛”之类的器皿。主人家宴请拿出该物,多是有走心的事儿要与你商议,且多为议亲、扩大生意版图之类的喜事儿。
馆内参观需脱鞋,一圈儿下来,袜上尽是浓浓的香料味,洗涤不去。“感情”七间老厝(餐馆名)里堆堆叠叠的“娘惹菜”,“凉”“薄”的胃也是无福消受,本应欢喜蹦跶的出游,一度愣是切换成了“躺卧”模式。
语焉不“详”
打卡网红餐厅“多春茶座”。排得长长的队伍里“肤”色驳杂、深浅不一,“大马”多元化碰撞的人文特点,由此也可见一斑。深深的巷里,没有凝结丁香般的哀愁,亦无需“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多的是被壮硕的“小强”引出的连连惊叫。
“Are you on the queue?”面对老板的问询,小伙伴焦急地竖起了四根手指。“你们是在排队吗?”无缝切换后方才意会的我们,实在忍俊不禁。临行前,恶补了近一个月的英语,到底也抵不过旅途中常有的懵圈疲累之感。
“热”情似火
“热”天气,日日是好日,如“Tiger”(“大马”当地知名品牌)般生猛的日头,轻而易举地吞噬了我们这些“外来客”的活力,一行人常常蔫蔫的。“热”人儿,摁了免扰按钮,入驻酒店的前台还是多番问询是否需要打扫,可要求立时打扫的提示卡也收了一沓。“热”膳食,沙嗲、榴莲、马来风光(当地一道时令蔬菜,味偏辣)等一溜儿食物烘得整个人五脏六腑热腾腾的,“心静自然凉”成了更为艰难的修行。
热天里,除了惰惫之感,还有高温易中暑的风险,便包了一辆人力车参观“壁画街”。闲聊中才知骑车的师傅中过风,上有老下有小,于他而言,活着是种营生。心下感慨,自在独行、远眺星子里确有率性的惬意,但家人围坐下的灯火可亲亦是幸福,一种需肩承、力担的幸福。或许吧,出走是为了更好地回归,以初心,以衷情。
(江南农商银行 史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