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嬗变》
更新时间:2019-07-31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县政府举办的《射阳县志》(1986至2010)赠书发放仪式,一打开“金融业”栏目,只见一排排储蓄存款年末数字跃入眼帘,1986年,也就是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全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0.6亿元,到了2010年末,飙升到43.59亿元,是1986年的72倍。再看看我们单位的报表,2019年5月末,射阳农商银行的储蓄存款余额达166.17亿元,是1986年的278倍,是2010年的3.81倍。这不由激发起我查阅建国初期农村信用社相关数据的兴趣。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翻阅了1997年出版的《射阳县志》,找到了当年我县农村信用社嬗变轨迹。1953年1月,在我们当地的射海区合东乡条心村就办起了全县第一个信用互助组,同年12月,在陈洋区开洋乡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信用合作社。1954年,全县按乡建立了98个信用合作社,占乡总数的89%。1954年末,全县总存款仅有487.1万元(其中农村集体存款余额417.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8万元)。再翻翻摆在办公桌上的《射阳县金融业发展情况分析表》,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截至今年5月末,全县总存款余额达486.78亿元,是1954年末的11673倍,其中我们射阳农商银行总存款就达233.74亿元,占全县总存款的48%,是1954年末当时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15.8万元的147936倍。
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我参加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工作已有33个年头了。谈起建国70年以来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变化,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对老家东边只有500多米的光明信用分社有着特别的感情。一间仅有10多平方米的营业间,砖头柜台不到1米高,里面摆着两张桌子,一个是出纳员的,另一个是记账员的,两个工作人员吃饭都是到三中沟河北面的供销社搭伙。我刚参加工作时,乡镇信用社与农行营业所是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两层小楼房,前面是营业间和外勤办公室,后面还有一排小平房,是我们的宿舍和食堂。下面还有两个信用分社,那时的办公条件就是几间小平房。
1995年底农行与信用社分家,1996年3月,我被调到县联社办公室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几十个人都挤在农行的一个楼层里办公,人事股和办公室、资金组织股、财务计划股等几个部室仅有几间办公室,虽然很拥挤,但大家都觉得很满足、很温馨,因为毕竟我们有了自己的新家,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安乐窝”,用我们当时一位县联社领导的话说,就是我们的办公场所是“延安窑洞”。而现在,我们的办公楼有12层,在我们县城也是标志性建筑,地理位置也比较好!真是今非昔比!
才上班那会,我们办公都用的是算盘、海绵缸、复写纸,算盘还是一把老式的上二下五珠算盘,可现在,算盘早已销声匿迹了,过去业务技术比赛还把珠算列为比赛项目,可现在柜员全部用的是电脑办公自动化,比赛项目最多就是翻打百张传票和小键盘录入。
30多年前的信用社柜台都是水泥外贴瓷砖,上面一排铁栏杆,到了炎热的夏季,只有几只吊扇,就连主任室也没有一台空调。顾客来办理业务时全是站着,我们坐着。可现在大不一样了,柜台都是防弹玻璃,安全美观。和客户交流都用传话器,声音听得很清楚,客户与我们面对面坐着,充分显示平等沟通交流,既亲切和蔼,又文明规范。
那时候,每年的11月30日都要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把存款卡片账和贷款借据都要一一抄下来,一式三份,而且要账卡、账据、账实、账款、账表、账账 “六相符”。那一夜,每个人都忙得腰酸背疼,一直等到账平、款准才能睡觉。主办会计熬夜更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要核对每一个科目,打平科目日结单。可现在不同了,存款没有卡片账,贷款借据有电子扫描档案,至于轧账都是电脑自动生成,根本用不着打算盘,柜员下班按照打印出来的库存现金余额盘点一下库存现金,看是否与账面应有余额相符就OK!连捆扎钱都是自动化了!
那时候的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身份很特殊,人员也很复杂,有顶替的,有招收农村“三不”干部(不拿固定工资、不吃商品粮、不转城市户口)的,户口性质也有好几类,有定量户口的,有定销户口的,还有农村户口的,而农行营业所的员工全是定量户口的。那时候,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银行员工特别神气,外出吃饭时,我们信用社人都不敢说自己是银行的,因为当时的信用社虽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但还不能用真正的银行称呼。可现在大不一样了!我们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改制成为名副其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少国有商业银行的骨干力量也主动加盟到我们商业银行创业大潮中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金融产品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多年前,生产队与信用社结算都是社队结算凭证,而且当时我们全都用的是手工存单,每天工作下来,手掌心是乌黑乌黑的,而现在全是电脑打印的!现在的借记卡、贷记卡,30多年前我们想都没想过,现在的银联卡,全球通存通兑。自动取款机现在已经基本普及每个乡镇,人们24小时可以随时取到现金!每个村还有EPOS便民服务点,老百姓不出村就直接取到1000元以下的现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支付宝、微信红包转账更是神速,几秒钟即可到账!为了提高客户的收益,益农存、理财等让客户获得更多收益的金融产品也是应有尽有,与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
过去我们在供销社收花站帮助棉农开存单全是手工作业,现在带一台移动银行4G终端就可以直接办理手机银行业务,键盘一敲,几秒钟,卡开好了!几秒钟,钱到账了!卖粮、卖棉、卖蚕茧、卖菊花等农副产品都能够实现网上结算!与以前的“挎包银行”相比,天壤之别。
(射阳农商银行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