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随笔:《找寻》
  • 随笔:《找寻》

    更新时间:2019-08-07

    查看详情

这些年的假期,都是在旅途中。天南地北,寻找的不只是美景,或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跃跃欲试,或是“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执念,或是“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期待。

年初,因着父亲60岁生日之际,我带着父母亲来了一次云南自助游。云南不同于江苏,属于高原。一路上天特别蓝,映着碧盈盈的湖水,人也特别清爽。石林的巧夺天工、洱海的如梦如幻、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大理古城的藏锋敛锷都让父母流连忘返。多少回,在平静得似乎没有一丝波纹的泸沽湖边,在海鸥漫天飞舞的滇池畔,在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丽江古镇里,我都有时光停驻的渴望。木楼青瓦下,满院的太阳,开得灿灿烂烂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摇摇晃晃的秋千椅,三五好友团座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或笑成一团,或安静地刷刷手机、翻翻书页。门外有着层层叠叠的小桥、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还有或重或轻的脚步、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切安逸得像在梦里一般。

母亲第一次坐飞机,在高原上又有些反应,所以我不时就得去问问她,叮咛她些注意事项。父亲看着仍然是高高大大、无坚不摧的样子,一路上无论走多久,也从来不说累,从头到尾,都乐呵呵的。直到回去的途中,他在机场迷了路,打电话给我的那个瞬间,我才意识到,我的父亲,他真的已经60岁了。回去的路上,母亲悄悄地和父亲说:以后不要再把女儿当小孩了,你看这一路上,她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她已经长大了。这一路,我找寻到了心中对于生活最开始的构想,找寻到了父母对我慢慢的依恋,找寻到了和童年说再见不回头的勇气。

是的,我已经长大了,更多的时候,是尚且年幼的女儿的母亲,是日渐年迈的父母的女儿,我也需要独立的属于我自己的旅行。所以,趁着周末,和好朋友们说走就走。我们去过厦门,浪漫的大海、文艺的小岛、悠闲的校园,阳光、海滩和美食是休闲放松找自己最好的方式了。我们去过重庆,高高低低的马路、漫画般的洪崖洞、人挤人的磁器口、居民楼的火锅都是人间最好的烟火味。我们去过成都,玉林路上的小酒馆、宽窄巷子前的人声鼎沸、熊猫基地的可爱国宝、锦里的趣味三国都是抚慰疲倦的一帖良方。我们去过香港和澳门,从大三巴看下去,恍然能听到君好一路的笑声。纵使是路痴,却仍然凭着记忆中陪伴我们度过童年欢乐时光的TVB剧情,觉得熟悉又自在。我们沿着漫漫时光,回顾着从年轻到现在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逐渐找回丢失的那个自我,重新带着最初的激情,唤回最初的热血,追寻着曾经的梦想。

直到今天,我还是愿意一直在路上。这一路,我看到了人间百态,这一路,我见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最重要的是,这一路,我一点一滴地都在往前走,每一步都铿锵有力,令人向往。

(兴化农商银行 吴卫伟)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