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青葱菜园》
  • 散文:《青葱菜园》

    更新时间:2021-01-05

    查看详情

随着小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大多告别了田地,集中到了小区,想要有面积充足的菜园来种菜,已几无可能。看到村里“康居小区”家家门前那小小的菜园,几株小葱和几棵辣椒挤挤挨挨,真是名副其实的“小”菜园。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家的菜园。

    我家的菜园,半亩有余,四面扎上了密致整齐的篱笆,篱笆用棉花秸秆、荆条、稻草、槐树枝错落有致的合理组合,可有效防范鸡、鸭、鵝等家禽进菜地搞破坏。菜园北面靠近家门口的地方留了一个门,奶奶用碎布和化肥袋子拼凑钉补在一起,蒙在柳树棍扎成的框上,便作了菜园门,即结实又耐用,能经一年的风吹日晒。每年春天,冰雪融化,准备种菜前,篱笆都要重新修葺。扎篱笆,是个大工程,虽然不费力,但耗时。先要把上一年准备好的棉花秸秆和荆条,用篾刀去枝杈,将底根削尖,以便插入土中,做篱笆的棉花秸秆和荆条长度基本一致,粗细接近,相间有致的插入土中后,用稻草搓的绳子编篮子一样编好扎紧,篱笆全部扎完,奶奶会把带刺的槐树枝缠绕在篱笆的底部。扎篱笆虽然简单,但也是技术活,棉花秸秆和荆条没削尖,插浅了,大风一吹就倒,村里曾有一家偷懒,插的浅,冬天风一大,篱笆吹到了,把准备过冬的大白菜砸的惨不忍睹。

    奶奶既是扎篱笆的好手,管理菜园也是远近闻名。

春天是种菜的季节,奶奶会带着我们姐弟仨把菜园的地翻一遍,先在菜园四周种上两排春玉米,既防大风吹倒篱笆砸到蔬菜,又可以让我们姐弟三个能在馋嘴的时候吃上别人家要到秋天才能吃到的烤玉米、煮玉米。那个年月,我家的春玉米让我俘虏了很多小伙伴的心,也让我交换到了一些家里没有的稀罕零食。从菜园门进去,一条田埂小路,将菜园一分为二,西面半块种着能生长几年不用换季的蔬菜,最多的是韭菜和茴香,在那缺衣少食的岁月里,韭菜茴香馅儿的饺子是我百吃不厌的美味。春天的菜园最热闹,家家户户都在抢时间,种下一家人一年的蔬菜。奶奶尤其疼爱孙辈,在别人家担心菜种的不够,恨不得边角都种上菜的情况下,奶奶总会在东半块地上留着几畦,种上两畦西瓜、一畦香瓜。夏天,我家的菜园不仅是郁郁葱葱,更是瓜果飘香。那时,家里地多,没有机械,全靠牛犁人扛,锄头除草,所以大人农活多。奶奶在去田里干活时,会让我们姐弟三在家给菜地浇水、拔草、捉虫,并让姐弟仨相互监督,谁干的活最多,谁晚上就有分配西瓜、香瓜的权利。那夏季的每一个下午,太阳偏坠的时候,我们姐弟都会相互配合踉踉跄跄地抬水浇菜泼瓜,捉虫拔草。晚上,无论谁干的多少,姐姐和哥哥总是让着我,切西瓜时,总是给我最大的那一块,分配香瓜也总是给我最大最香的那一个。秋季的菜园,满满的都是收获,红红的辣椒,长长的豆角,青青的萝卜,大大的冬瓜,还有那圆圆滚滚的南瓜,挂在枝丫上的茄子,随风飘荡的丝瓜,埋在地下的土豆,个个都让我们心满意足,味蕾大动。冬天,菜园里奶奶种的最多的是大蒜和菠菜,那经过精挑细选留着过冬的大白菜,捆扎的整整齐齐,棵棵挺拔直立,像哨兵一样永远矗立在我的心里。

静静地看着天空,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慢慢想来,菜园不仅仅带给我美味的菜肴和甜蜜的瓜果,更是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在种菜中奶奶教会我们辨别杂草、害虫,教会我们劳有所获,更是教会我们辨别真善美,教会我们勤劳肯干,教会我们互助关爱。时光流逝,那青葱的菜园只能在梦中品味,流淌在我的记忆中。正如哲人所说的一样“时光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泗洪农商银行 杜光)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