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随笔:《历史无声 档案有痕》
  • 随笔:《历史无声 档案有痕》

    更新时间:2024-07-22

    查看详情

第一次听到“档案”这个词汇,是在中考前夕,教导主任在报告厅反复强调:大家要把字写好,这张表要放入你们的档案,跟着你们一辈子的!神秘而敬畏,这便是对档案的最初印象了。正因为有了这种敬畏感,以至每每遇到填表的时候,总会有意识地关注是否需要存档,存档资料如实地记录着我的成长轨迹与人生路程。后来上了大学才明白,档案其实是一个十分宽广的概念,甚至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那种神秘与敬畏已经不再只是当年单纯地顾念着自己的那张表,更多的是从心底里对档案本身产生的一种敬仰,它是严肃的资料,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不容怠慢、不容篡改。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泗阳农村商业银行,二十年来,先后从事柜员、会计、审计、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工作。期间经历的每一个岗位都与档案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那一行行档案目录、一张张业务传票装订成册、一本本手工账和登记簿、一套套财务报表、一排排审计档案、一盒盒人事档案,无一不见证着我们泗阳农商行从信用社到农合行再到农商行的一路征程。

记得很多年前,我刚调入人力资源部的时候,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提出的工作要求,“小毕啊,年轻人要善于思考,敢于挑战,人事档案工作是项锻炼人的活,细致繁杂,你有信心做好吗?”我欣然接受了。但当我踏入档案室,望着一摞摞文书档案和资料,正等待着整理、分类、装订、归档时,才深切感知到这份工作太富有挑战性了。为不辜负领导的厚望以及出于对这份工作的敬重,我通过互联网以及翻阅各类档案书籍,对如何开展档案整理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档案工作要求严谨,程序也相对复杂,从初步梳理、存放年限分类、重要程度辨别、序号编排等一系列步骤,都不容有差。为了将档案工作做好,行领导特意请来了当地档案局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在专家们的帮助下,我放弃休息日,起早贪黑,一心扑在档案室,当那一页页、一份份的个人档案分类装订成册,一卷卷一排排地整齐摆进档案柜里,从杂乱无章变得干净整洁,霎时涌现出难以形容的喜悦感和自豪感。自此,我莫名地喜爱上了档案工作。

有天下午,行里图书管理员为我带来了几本杂志,“靖姐,我们图书馆今年刚订的《档案管理期刊》,对您一定有帮助,以后都给您留着送过来啊!”我独坐在安静的档案室里,如获珍宝,捧在手心不舍放下,才知道,档案原来有个清新雅韵的别称叫“兰台”,档案工作者也就随之被称为“兰台人”。一些奉献于档案工作的人把能成为“兰台人”视作无尚使命与荣耀。我走在兰台路上,对于档案就好似亲人一般,从初识那一刻起就结下了缘,它是我过去、现在和未来最深情的眷恋。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工作无所谓优劣高低,惟有爱与不爱。每一个岗位、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独有的价值。档案记录着历史,同时也是我们泗阳农商行发展变迁的记忆馆,让尘封的记忆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让一代代农商行人传承农信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向更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泗阳农商银行 毕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