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夏夜随想》
  • 散文:《夏夜随想》

    更新时间:2025-09-30

    查看详情

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自上而下、不同形式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负面案例,警示大家什么事情不能做以及违规违纪的后果,达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的目的。我想,我们不仅要“警示”,还要“弘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不同的场景中,“弘扬”的启迪引领,滋润心田的作用更好、更有效。

最近偶得一本书。其名为《大方之道:为人之道 成长之道》。书中的主人公,名字叫张大芳。一开始,我不知道是谁放在我桌子上;也不知道、不了解张大芳其人、其事。以随便翻翻看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读了作者介绍,才知道,作者张大芳原为江都农商银行副行长、监事长。退休了,还能写书并出版,就冲这一点,就佩服她。这样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阅读动力。利用两天时间看完,深受感动、引发共情、激发思考。

读书总体的感受有几个方面:第一,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农信人成长成才、向上向善的记录纪实,通过文字,让一些个人成长场景得以具象化。第二,从书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到“自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这句话的内涵,每个人的成长是自己一手规划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第三,从书中,也催发我们思考,作为职场员工、党员干部,我们能否成为书中主人公的样子?通过筛选书中张行长一些成长、为人、做事的案例以及人生、工作感悟,我感觉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其一,学而不已,拾级而上。她在书中有句话:你若成长,时时、事事、处处皆可成长。她做到了。学历不断提升。1986年高考落榜进入信用社;1987年参加大专函授成人高考,三年毕业;1995年参加专升本,不服输,自学高数,148分通关,后顺利获得本科学历;1998年,参加南京大学研究生证书班学习。证书越积越多。工作中,先后获得经济师中级、计算机中级、英语高级职称;二线后,受邀到基金公司当顾问,又取得基金业从业资格证书;甚至,“退而不休”,突发奇想,学习国画,一段时间后,一幅“傲骨红梅”有模有样;整理出了《银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操守》《注重商务礼仪,塑造职业形象》《强化执行,打造狼性团队》等四门课程,到金融系统、企事业单位授课、培训。

这样一种自动自发的学习经历,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能否有这样的态度、毅力以及执着的精神?

其二,乘风破浪,敢为人先。在书中有她这样一段感悟:生命的最高意义并不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重复,而在于一次又一次前所未有的超越和突破。这是她自己的人生感悟,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有力的践行。1995年,加入联社营业部,推行员工统一着装。书中原文:藏青色西服配白衬衫、红领带,那时堪称是江都各银行系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6年,为了扩大联社营业部影响力,策划“有奖灯谜”厅堂沙龙活动,策划、邀约、组织,连续搞三年,开了江都农信厅堂沙龙先河。之后因工作调整及分工变化,又经历了很多“首创”,开启了很多“首次”,比如1999年,带领江都信用联社加入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之后,参与组建电子银行部、国际业务部,带领分管工作从“0”起步,建章立制、团队建设,创新产品,条线工作屡屡先进。

在金融内卷的今天,怎么提高农商银行的竞争力?不论是就单位,还是就个人而言,核心就是要突破路径依赖,要破圈突围,创新求变,以突破才能赢未来。

其三,责任担当,执着认真。她坚信“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她说,市场营销如同带兵作战,作为“指挥官”,必须听得见炮火。其中,有一个工作实践令人印象深刻。张行长与江都建工部门带队赴西宁、银川走访江都籍建筑业在外的能人。走访座谈活动完成之后,对她来说,活动没有画上句号。她又撰写了一篇《赴西宁、银川走访建筑业客户的情况报告》。将实践与理论融合,我想,用脚步积累下的文字,其中的“深度”可想而知。另外,体现她执着认真还有这么一个案例:2003年,任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时,自己是“门外汉”,怎么办?通过拆解旧电脑,快速掌握硬件基础知识;然后,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后来推动诸多系统、项目顺利上线。即便在“一窍不通”的岗位上,她也同样干得“风生水起”。

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一种人:内驱力强大,“不点就会燃烧”。作为领导干部面对困难,必须不贰过、不避难,始终做问题的解决者。

其四,热情善良、洒脱豁达。在书中,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好人如斯焉”。她的努力付出,不仅仅停留在工作上,对同事、对职工、对社会,也很热情、仗义、无私。对新进行的小伙伴,她循循善诱,让他们知道多拿证书,“艺不压身”的道理。面对困难、有需求的同事,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感同身受地全力以赴。比如,当同事因恶性肿瘤就医孤独无助时,她立即回复:这些你都不用烦神,我来找朋友安排好。每逢开学季,为同事和朋友的小孩能够顺利就读到心仪的学校而一次次奔波协调等等。她自己也是一位癌症患者。但从书中看到更多的她,是乐观、豁达。她说:“宁可哭着对自己,也要笑着对别人。”手术休息三个月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更多的时候,根本就没把自己当作病人,同事们也忘了我是个病人。”很快地回归到了自然、平常工作状态。

胡董事长曾讲过,要坚定好人有好报的预期理念。不论是在工作职场精力上的投入,还是在社会交往真情上的付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史爱高)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