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秋色
更新时间:2016-12-14 作者: 佚名
说到南通的中秋,绿色为主,空气且依旧热,却不闷,要不怎么称不上“火炉”呢!天气虽然热,庄稼与花草树木,该红的就红了,该黄的就黄,绿色的依然郁郁葱葱。这样的景色除了与地理、气候原因外,也有植物、庄稼“早”“中”“晚”收的因素。花生早已熟透被刨摘,与第一茬的棉花一起晒在院子里,黄白相间,尽显丰收成果。
菊花呢?中秋时节菊开了吗?
作为南通市的市花,哪敢落后,正悄悄地露出半个笑脸,等待着时令的到来绽放吐香。
登上通州人老王家的顶楼露台,嗬!房前屋后整块整块的玉米地尽是浓绿色,几处绛红色的穗子仰头挺立的是高粱,它与玉米连成的青纱帐,无涯无际;偶见几簇红绿相间的果树,那就是酸甜可口的橘子了。橘子黄了,树叶还绿,黄绿相间好不诗意!
橘树的主人老王摘下一大兜橘子,给我们品尝,果然酸中带甜。他说,“中秋时节来南通,是最有口福的,陆地上的果子熟了,花生也刨了,这些是看得见的收获。”滚瓜圆润的是什么?老王说,那是冬瓜。怎么还不收?老王风趣的说,“成片成片的冬瓜,谁家的肚子有那么大啊!一般都是卖给酒楼和饭店的。”那些在水、地里看不见的呢?在老王的话语中,我们感觉到了南通食物的鲜味与富庶。说话间,老王的父亲,正在院子里挖芋头。我们来自北方的人,惊讶地发现,这种外表类似观赏花草类的植物,根下却生出香甜的果实。老人家说,“如果再生长一段时间,它的果肉更香。”老王掰着手指算算:水里的螃蟹、鱼、虾肥了,对了,还有文蛤和河豚鱼……
南通自古盛产文蛤,这里的文蛤以色美、形美、味更鲜博得时刻的青睐,用它制作的菜肴具有天下“天下第一鲜”美称。
早年提起河豚鱼,食客犹如“壮士一去不复返”般的壮烈,只是因为它鲜。现在食河豚鱼,大不必惊慌。海安培育的河豚鱼,早就解了毒,好食江鲜者,再不必要“拼死”而壮烈了。其实,海安不只有“中洋”的水产,还有农作物的收获。水稻还没熟,豆类已上场了。在去往青墩遗址的路上,路旁的两位妇女,正在高举着连枷,一下一下地打场。按季节,大概她们收获的应该是豆类吧!同行的年轻女孩感到惊讶,“那是做什么?演节目吗?”那是打连枷!什么是打连枷?“听过民歌《打连枷》吗?是打场收获时的劳动号子。”我惊叹久居城市里年轻人的“短见”了。
如东的小洋口是别具风情的渔港,远远望去,千帆饱胀,百舸争流;远处的风力发电塔,巨人般的耸立着,好似在观赏“渔港的秋天”景象。
码头岸边,渔民将汽车里的冰块“哗啦啦”倒进船舱,顿时一场似瀑似泻的冰瀑,白花花、雾蒙蒙一片晃耀了视线,只见大船的舷一节一节地吃下了水。上了年纪的“船老大”对我说,“大船出海一走就是十来天,少则也要一个星期,去时装满冰,回来冰镇鱼。”鲜啊!
从“老大”那张饱经风霜脸脸部的褶皱里,看见了渔民出海的辛苦。他们话语里流露出来的依然是“老大”的坚强,自豪。
在通往开发区的滨海路边,一群头戴黄巾、身穿格衣、脚蹬水靴,刚刚走出滩涂女工,将自己的收获倒入岸边的汽车内。她们那黄色头巾和深红条格的衣着与滩涂的绿色芦苇,构成一幅图画。这许是南通海边儿女喜欢的装束,靓而不艳!
哦!到了拾蛤的时节。鱼儿肥,蟹儿黄,大虾惹人馋,文蛤仙也羡啊!
海门、启东的景象无有两样,只是海门家纺城里迎来了非洲贵客,给中秋节余韵添加了秋天新的内涵。尽管这里的商贸繁盛,路边也曾看到收获黄豆的景象。
启东呢?
吕四港的中午刚刚落潮,港口是繁忙的,江鲜、海鲜摆满了路旁的摊点。嗬!碗大的螃蟹还在挣扎,谷穗般的大虾蹦跳着抢人的眼球。前来交易和观潮的人们,将这个老港口挤得似是第二条海岸的围堤。堤外,两位中年妇女,正在织布着渔网。从她们娴熟、麻利的动作中,感觉到她们勤快;一位俊俏的女孩,红衣黑发,脚穿水靴,驾着三轮车穿行在拥挤的车流中,正把满车的海鲜运往港外。巾帼不让须眉呀!
提到如皋,就想起了北京影视频到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家庭》。剧中女主人家的那条小巷、窄长的院落和褶痕斑驳的青砖灰瓦建筑,就是如皋的某个庭院。虽然您在电视上看不到湖岛与芦苇和花卉大世界,但总能让你感受到街上的植被和街景还是绿,是秋天的绿。电视剧中赵彩霞的嘴边常挂的“荷包蛋”,也不失一种如皋特色家常菜,何况还有玉米、芋头、红薯、花生、菱角组合的“五谷丰登”呢,这些都是如皋的养生饭菜。如皋之所以被国际上称为长寿之乡,这里的饭菜是有功劳的,你不信就去尝试尝试。
到哪里千万不要忘记逛一逛水绘园,欣赏一次江北徽式建筑与水领园林的风姿和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浪漫爱情故事。
南通有着悠久的菊花种植历史,菊花的品种、造型在全国都首屈一指,也因此,菊花成为了南通的市花。您走在绿的树、清的水中间,欣赏黄色的菊,岂不是享受。宣传部的小吴姑娘说,“假如您错过了赏菊的时节,可以到唐闸公园补上这一缺憾。那里以植物造景为主,园内景点成自然式布局,是南通市市花保种、生产、科研基地和中国菊花保种种植基地。全国共有菊花品种3000多种,唐闸公园就有1600多种,占了一半多,特别是这里自育的100多种新品种,更是被视为我国菊花珍稀品种中的‘绝密档案’。”
民以食为天,赏菊品食岂不更美。在南通赏菊,也可品尝多种小吃,嵌桃麻糕与西亭脆饼为南通两大闻名特色产品。白蒲茶干清香细软,咀嚼劲韧,茶后小吃,久吃不腻。我们品尝到了,好不惬意。
冷霜打低不打高,山腰红叶红于花。狼山的中秋山上山下尽是绿,哦!骆宾王墓附近竟有一棵金黄色许愿树。为什么许愿树要金黄色的?
噢!许是南通的中秋尽是绿色,设计者想调剂游人的视觉吧!这样,果然也有“点睛”效果。
南通人老夸说,“南通是江海平原,却不看到红花;倒是狼山的初冬里,还能寻到几片红黄。”从中秋到初冬,还要等上三个节气,我们只得希望着,在网上看到老夸拍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了。芦苇呢?江海之滨的芦苇似乎是不会变黄的,就像南通朋友在博客里说的那样,“绿色在等待着白雪的拥抱,”想一想,是很浪漫的事情。
白天的濠河静美,夜幕下垂,就变得精灵萌动,霓虹闪烁。坐在游船上,看灯,看桥,看树,看建筑,尽然七彩;灯光,桨声,解说词,混成音律;忽地看见南岸几所单层房屋,疑是“聊斋”忽现,却也生出朦胧地美来,迷恍乎、若离乎却也实物耳。啊!原来是夜色中的灯光。
濠河边的高楼是欧式建筑,高楼阔亭间十几根柱子露尽风姿;艺术馆,博物此节比邻,呵!一走神,眼睛里撞进了一个圆顶的小建筑,在恢弘的灯光照射下,别具一格,洋味十足!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沈绣博物馆。
嗬!岸堤上尽是浮雕哪!浮雕是历史,是文化。
南通的秋天是五颜六色的。年分四季,季占六字;每个字表明节气的行进时段,二十四个字包括了一年的季节;惟春秋中节为“分”字,冬夏之深则用“至”,秋分,应是中秋时节了。我国地域辽阔,分江南江北而划,江南江北又有极端,故此就有了北疆播种,南国打场的景象。地处长江之滨南通的秋天为五颜六色,也是实至名归。
(南通农商银行 孙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