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东临碣石观沧海》
  • 散文:《东临碣石观沧海》

    更新时间:2017-02-06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朝的曹操途经北戴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观沧海》,全诗意境豪迈,气势雄浑,体现了曹操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政治抱负。自幼年时,我就被这首《观沧海》所深深吸引,今年,终于有机会一睹北戴河的容颜。

到达北戴河是晚上,大家约好第二天早上去鹰角亭观日出,于是洗漱一番,早早地就上床休息了。

凌晨3点左右,我们爬起身来,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沿着滨海大道向鸽子窝公园走去。由于地层断裂的原因,临海的悬崖上形成一块凸出的巨石,由于其外形酷似雄鹰伫立,被当地百姓称为鹰角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栖息在鹰角石的缝隙之中,于是,这里就被命名为鸽子窝公园。

此时还是拂晓时分,加之昨夜下了场雨,天还没有彻底放晴,所以,天色显得有些黑。不过,月亮的清辉到底还是从云层的间隙倾泻下来,给地面铺上了一层流动着的水银。这样清亮的月光,在都市喧闹的暗夜里是见不到的,我贪婪地呼吸着雨后那清新的空气,享受着那月亮清辉的爱抚。

不多时,我们爬上山顶,来到了鹰角亭。鹰角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六年,是当地乡绅募资在鹰角石的顶端修建的一处凉亭,为木石结构,上覆琉璃瓦,造型古朴大方,鹰角亭外侧,是一座两端分别由四角亭和敞亭连接的望海长廊,其造型吸收了北京颐和园长廊典雅轩敞的特点,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

这时,已经放晴,几颗晨星在黛色的天空中闪烁着,仿佛不甘于走向黯淡的命运。而东方的天空中,已经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就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色。此时的天空和大海,已经在霞光的映照下融为一体,再也分不清界限,给人一种柔和明快的美感。

渐渐地,霞光由粉红色变成了橘红色,又从橘红色变成了鲜红色。而此时的天空和大海,也像是着了火一般,变得通红一片。也就是在此时,在那海天相接之处,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冉冉地升腾起来。一开始,它还升得很慢,到后来,直接猛地一跳,出现在了海面上。只是一瞬间,天空和大海,就布满了耀眼夺目的金光,甚是壮美。

我转身回望,只见薄暮下的山峰、草木、庙宇、楼阁,也都罩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于是,那山峰、草木、庙宇、楼阁,就在这薄暮之中,时隐时现,亦幻亦真,简直美不胜收。

游北戴河,自然要去海滩走走,一来可以踩沙戏水,二来也可以观海听涛。北戴河的海水洁净、砂子匀细,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水浴场。

站在海滩上,我面向大海,张开双臂,享受着海风的吹拂,向远处望去,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早已融为一体,再也分不清界限,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海面并不平静,那汹涌的海浪一波一波地涌来,后浪推着前浪,仿佛是一道白色的城墙挤压过来,又仿佛是一队白盔白甲的战士簇拥着冲锋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一瞬间,大海似乎变成了战场,海风吹响了尖厉的“号角”,指挥着海浪向海岸猛烈地进攻。一排排海浪撞在海岸上,溅起一片片浪花,甚是壮观,更使我惊叹,这浩瀚无垠的大海里,蕴藏着多少惊天的伟力。

王蒙曾说: 我跨过城市的边缘,一半是原野,一半是工厂隆隆的浓烟。短暂的北戴河之行除了风景,带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宁静。在忙碌的工作中、在喧闹的城市间,我们得到了很多,也正在失去很多。步履匆匆,推杯换盏,不妨停下我们的脚步,宁心思考我们需要什么、如何实现。

            (滨海农商银行 蔡衍)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