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小”人物的“大”理想
  • “小”人物的“大”理想

    更新时间:2017-05-09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春光绮丽,这个季节正是草莓上市的旺季,早已听说南京郊区的草莓大棚可以供人采摘,体验农家乐趣,周末便与三两好友相约出门踏青,顺便采摘新鲜草莓品尝。驱车一个小时,到达城郊乡间,放眼望去,除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便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的田间大棚。

寻到一家,师傅姓王,四十多岁,甚是热情,提着箩筐带着我们去参观大棚。因为长年守在田间劳作,他的鞋子满是泥土痕迹,可是人却分外精神。我们跟随着王师傅穿过十几个大棚,终于停下来,“大叔,您家大棚这么远呀?”他呵呵一笑:“刚刚经过的那些全是俺家大棚。俺家有三十几个大棚,有种草莓,种西红柿,红的,黄的,还有紫的……”“紫色的?是啥样的?”好友好奇地问了一句。“来来,带你们看看,这可是俺家引进的新品种,甜得不得了,现在还没熟,再过一个月就可以上市了。”跟随着他,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大棚作物,还有南京本地很少种植的车厘子和大冬枣。

在与王师傅的攀谈中,我们才知道,他从苏北来到南京,承包了几十个大棚,农民出身的他,不甘于种植普通的作物,带着一腔干事业的热情,东奔西走,四处考察,引进了耐储存的山东大冬枣、市场附加值高的美国车厘子、南京不多见的紫色圣女果,在自家大棚开辟出一块试验地,尝试各种新品种,摸清作物的习性后准备大批量种植。除了种植和批发,他还在规划着将自家大棚推广出去,与农家乐合作,形成乡间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一部分……老板看着我们几个年轻人听得有兴趣,说得更起劲了:“我们种地是有政府补助的,我盘算过了,前期投入扣除补助,三年就能收回成本,每年种植季和采摘季,我还要雇用周边村子的留守妇女来帮忙,还能带动乡亲们的收入呢!”可是满是激情的王师傅也道出了他的苦恼,他想扩大规模,前期投入的资金缺口困扰着他,得知王师傅的苦恼,作为农信社的员工,我赶紧和王师傅简单介绍了农信社有支农扶农的惠农贷款,可以去试着解决资金问题,王师傅眼里闪现了希望的光芒,他高兴地说:“改天我就去镇上的农信社问问,要是能贷到这样好的惠农贷款,我就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农民大叔充满希望和自豪地说着他大棚事业的规划与未来,让我们由衷地敬佩起来,田间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有着大大的理想和抱负。年轻的我们被这个大叔感染了,一路采摘一路感慨,几年工作岗位上渐渐消磨的激情重新被点燃。

“小”人物,“大”理想,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我们,都可以像他一样怀揣梦想前行。

(紫金农商银行 许凌燕)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