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新民南路的夏天》
  • 散文:《新民南路的夏天》

    更新时间:2017-12-04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对新民南路的记忆始于1991年,那年夏天我中考。体检集中在台城,住宿地就安排在路南边尽头的东台师范学校宿舍。

新民南路不宽,但令我印象深刻。这是因为下车后步行,穿过的第一条路就是新民南路。沿路成排的白墙小楼和花开潋滟的石榴树令我恍恍惚惚。第二天白白的大腿外侧一百多个红点点也令我恍恍惚惚。这是睡一宿,师范学校的蚊子报我以热吻的结果。

师范学校正对着东西向的向阳河。河的南侧有农田,河的北侧是居民区,所以水臭、蚊虫多也不稀奇。但稀奇的是我还吃过这条河里的鱼。

那是在之后。19965月,我在新民南路北头的老信用社大楼入了职。托关系分配回富安老镇两三年后,竟又嫁到了新民南路西侧的安康东路上。2000年的师范学校已经关掉,向阳河两侧的成排柳树长的高高大大,枝叶袅娜。我怀上了妞妞,夏天赶早班的车回富安上班,路过河边刚出水的扳罾,看网上的小鱼儿活蹦乱跳,叶间的阳光闪闪烁烁,于是买一兜带走,中午用姜、葱、青椒、菜籽油蒸了,美美地吃了几顿。

妞妞出生后,我调到了离街近的台东。新民南路两边的广玉兰、石榴树渐渐被沿街的住户扒掉,底楼的房间改出了杂货店、服装店、水果店、烧饼店、小吃铺、包子铺……店铺多了,加之菜场就在东侧的乐天巷子里,新民南路一天天生出人味儿与烟火气。

2002年到2005年,我每天经过新民南路上下班。早晨,瘸腿的老太到巷口买烧饼或者一块钱四个的小包子给妞妞当早餐,间或,我或者他也跑到路北边买刺绣厂门口的油糍、火饼灌鸡蛋。晚上,没有饭菜了,来客人了,拿碗出巷子,买路南首臭干摊子上一两块钱汤干或者臭干,或者买熏烧摊子上十块八块钱香肚。偶尔,也买北边十字路口的侉子姐姐做的烧鸡、盐水鸭以及他老婆做的铁板炒。侉子与他弟弟是好朋友,每次买铁板炒,他美丽的老婆总给妞妞放多多的肉与土豆丝。

我也是奇怪,喜欢逛菜场,喜欢买菜做饭。菜场夹在新民南路与乐天巷之间。乐天巷狭长,早晨沿巷两侧也摆满了摊,蹲满了买菜的人。巷子是人声鼎沸的,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自行车、三轮车铃叮叮当当,煎虾糍、叉叉、果子的油锅呲呲啦啦,卖麻虾的婆娘一声“卖麻虾啊——”才走到西边、北边路口就能听见。

新民南路的市声也会送进巷子里来。星期天早上躺在小屋床上,“碰咯啦,借过借过”,“打酱油奥——”,“收荒货哦——报纸四角钱一斤”,“卖红萝卜——五块钱三斤”……叫卖就在窗下,耳边。

尚记得躲在亲戚家楼顶平台上复习考职称,一人咬一只龙虎斗烧饼的下午,再踏上新民南路已是十多年之后。南北朝向的路拓宽了许多,丁香、广玉兰、石榴树则彻底没了踪影。傍晚时分,车流人流繁忙,炒货店、油糍店、臭干摊、熏烧摊、盐水鸭摊也还在开老地方,生意依旧红红火火,摊主笑意盈盈。

新民南路夏天的眉眼还是泼辣、喧腾、热烈的。只是,时间的河流裹挟着人向前,小摊虽冒着眼前的热气,石榴花却只开在了当年。

(东台农商银行 张明华)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