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摇漾在红酒里的西式风情》
  • 散文《摇漾在红酒里的西式风情》

    更新时间:2014-02-26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印象滨河新天地

我想,“食”这个字必定不光是关于菜式,还应关乎用餐的环境、氛围。常常,和着菜羹吃下去的还有文化、情调、品位以及由此而生的心情。

是与朋友约定去吃参燕师家,然后想起去看滨河新天地的。秋日的午后,车内,调频104.3赫兹里的那个男人放淡淡的音乐,正用磁性十足的嗓音说道:午后,翻飞的法国梧桐叶,穿透枝桠的斑驳阳光,干净的黑褐色路面,行色匆匆的赶路人,一杯摇漾的红酒——赫柏湾……

车行数里,蓦地,几十栋精致、典雅、错落有致的三层私家、独立洋房美墅闯入眼帘。淡红褐的外墙配以长方形、半拱形门窗,加上黄铜嵌边的大片玻璃马赛克,新天地整体的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地中海建筑的特点。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那么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庙堂上的黄钟大吕,汇仙湖是水汽氤氲中的袅袅江南丝竹,而滨河新天地则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指下的《秋日的私语》。这曲子是香槟色的,如溪水,尚带有夏日的最后一丝香气淙淙流淌。饮食,经过这曲子的过滤,似乎也静了、散淡了下来,吆五喝六的推杯把盏,浓油赤酱的湘菜、川菜,中国式的喜气喧腾渐次隐退,剩下的是雪白的台布,精致的餐碟,铮亮的刀叉,安静的烛光,以及桌上安静的糖、咖啡、红酒、西点、茶……

下车,竖起衣领、裹紧风衣,任思绪随脚步散淡水榭楼台。

树,高且瘦,叶,是恰恰好的黄而疏。那些大而颀长的门窗适合挂整片的落地白纱窗帘。清晨,一杯温热的蓝山在手,驻立二、三楼窗前。风撩起白纱轻拂,音乐是淡的,似有若无,咖啡温香。极目远眺,天光柔静,树与房之间的一角天空时有飞鸟倏忽的身影。这个时候,那句“鸟飞过,天空是什么颜色?你走后,孤独是什么颜色?”会不由自主地浮上来。

那些临水的露天卡座适合英国式的下午茶。午后三、四点时分,停下匆匆的脚步,栖居其间。阳光慵懒,一杯红茶,一块黑森林蛋糕或是馥郁布朗宁,抑或一小块费列罗或是榛仁德芙,一本摊在膝上的好书。眼前,字句芬芳;杯中,红茶脉脉散发琥珀色的温热;舌间,蛋糕、巧克力、坚果的细腻、柔滑、浓香慢慢化开……书,无需急急看,字和句都适合在齿颊间细细咂、慢慢品。偶尔,移开目光,分一会儿神给池边咕咕踱步的一两羽白鸽。

夜晚,想象中的滨河新天地应该是《青玉案》中描摹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般的旖旎。音乐之于其,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佐料。这音乐可以是钢琴、萨克斯、提琴曲,却不可是人声鼎沸的《紫竹调》、《步步高》。推开任一扇门,迎面的首先是淡淡的乐声,大棵的绿色植物。灯火是恰恰好的柔和,人,却是安安静静的浅笑低语。指间,红酒在透剔的大高脚杯中摇漾,即便斟,也是浅斟,即便饮,也只是小口小口的啜饮。桌上必定不是杯盘狼藉,而是清洁整齐的,那一盅汤必是馥郁浓香,那一碟菜必是赏心悦目,色、香、味色色俱全。瓶中花不多,只有一小束或是一朵半开的玫瑰。而侍者也必是衣帽干净整洁的,微笑着的,托着杯盘安静穿梭。月到中天,曲终人散,也必如蛾儿雪柳于笑语盈盈间,暗香淡淡而去。

何须饮食,这一幕摇曳在杯光烛影里的秀色,已经可餐。(东台农商行  张明华)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