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工作之余》
  • 散文《工作之余》

    更新时间:2014-07-18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著名的“三八理论”将人的一天划分为三个阶段: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剩下的八小时自由安排。前两个“八”所有人都大同小异,而剩下的“八”则就因人而异了。

我的“八小时”很简单但很充实。你要问我这八小时里最喜欢做什么,我一时还回答不上来。八小时能做很多事,我就挑几件每天必做的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八小时里的头等大事是读书。读书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习惯了,至今仍未改变。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件很轻松的事儿,也是减压的最好方式之一。没有固定喜欢的作者,也不拘泥于特定的题材,可能随手拿起的一本书就能让我咀嚼许久,隔天或许就又换了一本。有的人认为这是读书的陋习,一本书翻那么几页,只能学到点皮毛,读了跟没读没什么区别。对于这种说法,我不以为意。每天读上几页书,哪怕一页,开卷有益,天长日久,也当刮目相见了。读书不能带有功利性,不能是某种利益使然,为了一篇文章临时抱佛脚,抑或是为了某种目的特意而为之,都是不可的。只有细水长流,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说完读书,再来说说我八小时中的另一个重要“议程”——散步。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有良好的状态去工作、去生活。我的朋友经常用散步这件事儿来调侃我,他们认为这是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就应该去健身房跳跳操,练练瑜伽。大学的时候,我去过健身房一段时间,可结果却是把健身房当“洗澡房”了,还是习惯在学校的操场上绕个几圈。生命在于运动,只要身体能动起来就行,凭借什么运动,运动到什么程度,都不重要,运动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

我喜欢散步是有原因的。其一是由于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几乎每天晚上父亲都会带着我在家附近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父亲会与我交谈一天中发生的事儿,对于我的疑问会给出他的见解。在路上还会买个冰淇淋之类的零食给我解馋。或许小孩子就是那么天真,一尝到了甜头,就对散步情有独钟了,久而久之,习惯了每天下楼走几圈。其二是由于我比较懒。跑步、打球、骑车都太消耗体力,散步相对来说比较温和,它让人在锻炼的同时有多余氧气去思考问题。所以,散步就成了我钟爱的锻炼方式。

除了读书和散步,还有很多事占据着这八小时。不管这八小时里你做了什么,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美好的生活。(姚迪茹)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