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故乡的蛙鸣》
  • 散文《故乡的蛙鸣》

    更新时间:2014-08-01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许是出差在外的缘故,夜里迟迟不能入眠。已是午夜时分,小城早已褪去日间的喧嚣与浮躁,人们也都安定了下来,有着少有的宁静。寂静的夏夜,睡眼朦胧之中,窗外传来一阵蛙鸣,这一片“呱呱呱”的欢叫声,犹如一曲久违的乡音,亲切自然,把我带回记忆深处的乡村。

故乡在一个苏北地区的小村,四周繁花似锦,绿树环绕,良田数顷,水草丰茂。我家门前有个池塘,夏夜,母亲喜欢在池塘旁边放张小凉床,饭后一家人都在池塘边乘凉,我躺在凉床上,这时妈妈摇着蒲扇为我驱逐蚊虫,夜色如水,望天上繁星点点,偶有流星划过,我便痴痴遐想着天上牛良织女的生活。池塘两岸的玉米长势正好,在黝黝的夜里黑成一片无边的森林,直铺向暗夜遥远的深处。这时,一处蛙声响了,“呱呱呱”欢快激荡,一只青蛙率先打破了夜间的宁静,犹如一粒石子,投向一汪深潭,荡起了层层的涟漪。蛙,不论大小,只要有一声蛙鸣唱开了头,其它的就立即跟着响应起来。如同发出的号令一般,大家都争先恐后。不一会儿,成片成片的蛙鸣热烈地响亮起来了。

蛙鸣或高亢,或低扬;或清越,或嘹亮;或远澄,或近朗。这蛙鸣疏密错落有致,远近层次分明。在寂静的黑夜里,格外张扬,充溢着乡村的张力与风情,就如开演前静寂的戏场里突然敲了一记铜锣,明晰而又夸张,漫溢着生命的蛊惑。它们宛若是乡村歌手,尽情地为碧洁清澈的乡野歌唱,为肥沃富饶的土地歌唱,为勤劳淳朴的村民歌唱。

记忆中的童年,与蛙鸣是分不开的。

夏夜,常常在熟睡之中,被蛙鸣吵醒。我便悄悄起身,摸一块石头向着池塘最响的蛙鸣处扔去,扑通一声石头入水,河水中溅起的水花又唰的一声落下,那骤响的合奏便戛然而止,四周悄无声息,仿佛刚才的鸣唱根本就没发生过似的,从喧嚣转为静寂,恍若夜晚突然空洞了不少,冷清了不少。不用多久,哪里又传来“呱”的一声,别一只青蛙““呱呱”发出了试探的回应。这一前一后的几声蛙叫,大概是先前的蛙听到回应,便兴奋起来,在远处又“呱呱”的叫开了。在夜色中,只听见此声消失,彼声又起,随即一呼百应,乱蛙齐鸣,涛声一样在黑夜里肆恣吟唱,声响绵延不绝,直把乡村的旷野当作了人生的舞台。

蛙鸣,陪伴了我整个童年,长大后,我离开了故乡,离开广袤的原野,离开那金灿灿的稻田,离开了蛙鸣。远离故土,在异乡的夏夜,孤独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每每想到故乡,不管远走多少年,蛙鸣,每个出生在乡村的人,都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像童谣一般久远,一般温存,一般留恋,成为记忆酝酿的酒。

流年似水,故乡的蛙鸣且歌且行,渐行渐远,而故乡就是一枚心田上的种子,常常不经易间闯进了我的梦里。

今夜,伴着蛙鸣,久久不能入眠。床边的时间已指向了丑时,我还没有睡意。此时夜更深了,而窗外的蛙鸣也更欢了。突然想起辛稼轩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想我的故乡,又该是桃李满树,牛羊追逐,玉米抽穗,合欢花开了吧?我想今夜的蛙声这么浓,今年的水稻一定会是个大丰收!(沭阳农商行 胡玲玲)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