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我眼中的企业文化》
  • 散文《我眼中的企业文化》

    更新时间:2014-09-05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用血泪铸就的历史,饱经沧桑,风雨飘摇,历万千苦难却依旧巍峨挺拔,矗立东方。细细去推敲缘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绵延之血脉,长江、黄河两域之文明共同筑就了璀璨恢弘的民族精神;危急存亡之秋时中华人民所展现的血浓于水、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民族脊梁,谱写了中华文化的伟大诗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文化一词,内涵包罗万象,如同空气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借助客观物质衬托出来,亦如人之气质,依附于人也塑造着人,以其强大的气场影响着人。

企业,是被放大了的人。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项目。企业的雏形:工厂、作坊,它们只因单纯的生产产品而存在,出身草莽,却因缺少文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禁不住市场洪流的冲洗。相反,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显得更有生命力。因此,一家店要奔百年老店去,做百年老店才是根本,这些依靠的是它的企业文化,经久不衰,与时俱进,源远流长的文化。企业文化多种多样,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文化,个性之外也有共性之处。我想企业文化的内核应当是以员工为中心,员工是帮助企业创造财富的最大财富,让员工感受到快乐,尊重员工,提升员工的素质是当代企业该具备的宝贵思想,理论武器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畅通晋升渠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最大的追求来自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着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价值实现的自我满足感,而企业的发展则依靠的是员工的智慧与辛勤付出,企业顺应自然、顺应规律、因势利导的提供机会帮助员工去实现他们的理想符合人性。只有畅通晋升渠道,让员工看到希望,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把人的劳动力从为别人工作转变为为自己工作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员工实现自我抱负,企业谋得长远发展,互利共赢,携手共进。

营造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同样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员工也有着被关心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以及生理、安全方面等客观需要。从一些企业由小及大的发展历程来看都将眼光和工作方向投向了这些方面。南京的本土企业苏宁集团由一家门市店华丽转身为现在的大型集团,在转型升级发展中,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员工食堂、员工超市、员工宿舍等活动中心,保障了员工生活需要,充分激发了企业活力;海底捞企业从四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麻辣烫店摇身一变成服务业有口皆碑的行业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其不仅提供了员工配套的基础设施,海底捞还推行寄宿学校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员工享有带家人参加体检的机会、免单权等一系列创新的制度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背后肥沃的发展环境。简单地说,解决员工生活起居,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免除员工后顾之忧,让他们能一心投入到工作中。更进一步,真正做到了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凝聚人心,营造归属感,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谋发展。

文化塑造。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内涵性:不夸张、不浮躁,务实稳健的秉性。枝繁叶茂的大树如果根基太浅则抵御不了大风的侵袭,企业文化的塑造就在于能让企业拥有强大的抓地功能抵抗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建设的,试想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投入到建设企业的大军中必然可以提升企业整体内涵,增强创新力,增色添彩塑造企业辉煌,而反过来企业也可利用自身文化去塑造员工。企业要依靠员工不遗余力的奉献智慧,就要懂得适时把员工从自己手中托起,利用制度之先进、管理之先进,形大体大的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及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知识水平,打开员工的思想视野,不断的与时俱进,更好的做到发展和传承企业文化,继往开来,创业创新。

组织智慧。组织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单元。治理国家有党派,治理企业有组织,党派也是组织的一种。保证国家发展,执政党强调要保持党员先进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这些放到企业中也如出一辙。在企业发展中,组织如同这艘大船的大脑、掌舵龙头,是指挥向前航行的明灯,组织的智慧决定了企业今后能走多远。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只有依靠一个智慧,有着广阔远见的有效组织才能驾驭得住环境的突变,乘风破浪。而我们,要做组织中的一个有心人。

时代的浪花正向我们扑打而来,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企业的发展,文化的树立与建设依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从生活与工作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作为8090后的我们朝气蓬勃,有着开阔的思想、活跃的个性、旺盛的精力,调动自己将全新的理念融入组织中去,努力将自我价值、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统一在一条战线上是机遇也是责任。作为个人,我们书写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人,而在企业的建设当中,我们书写的却是一个大大的人,一个承担企业文化传承和创造的担当者。

薪火相传,推陈出新,永葆青春。这个人,是你,也是我。(紫金农商行 王志)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