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牙”
更新时间:2015-07-23 作者: 佚名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有过牙痛的经历。前些时候,我嘴里就有这么一颗害群之马开始兴妖作怪。无奈,只得去看牙医。牙医问我感觉哪一颗牙疼,我不假思索、十分笃定地说:“戴牙套的这颗!”心想:疼痛感就在这颗牙周围,它之前就是一颗问题牙,这次罪魁祸首不是它才怪。然而,牙医对我的话没有尽信,还是认真进行了专业检查,并得出结论:“有问题的不是这颗戴牙套的牙,而是智齿,或许因为它们靠得很近,很容易混淆!”这让我难以置信,甚至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心存偏见,我内心还是固执地认为问题就出在这颗戴牙套的牙上。最终,在经过一番权衡后,我勉强听从了牙医的建议同意先将智齿拔了。拔完智齿后牙真的不再疼了,难道真的是我判断错误?不由心中暗自庆幸,幸好当时没有固执己见,否则自讨苦吃拔错牙就后悔莫及了。
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态度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使得我们不能客观地对待问题。工作中亦是如此,比如,柜员间相互轧账时,不能因为相信对方的为人或碍于同事情面而放松警惕,认为对方不可能出纰漏,而以信任代替制度敷衍了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时,也不能因为搭档经验丰富,就不去自主思考、理性分析、履行从调查人的职责充分揭示风险,而是偏信对方的判断,在意见栏“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名字草草了事。同样,在对待客户时,作为柜员不能因为客户的言行举止而产生偏见、影响服务质量,应该以始终如一的专业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客户;作为客户经理也不能被客户光鲜的打扮、阔绰的作派而蒙蔽了理性的双眼,使自己不能客观判断、产生偏颇……
拔完牙后,我顿感轻松,因为我不仅消除了困扰多日的病痛,而且消除了惯性思维中的偏见和臆断。 (扬州农商行 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