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党的建设 / 党建工作 / 江阴农商银行: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 江阴农商银行: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3-05-17

    查看详情

江阴农商银行积极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部署,将党建工作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形成与各级党政机关、镇街村居、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多层级的党建共建、外联外拓联盟网络,凝聚合力、积极创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产品、服务、渠道和品牌,着力推动普惠金融融入乡村治理、服务乡村振兴。

聚焦政治责任,以“共建”为引擎,打造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农”领域普惠金融发展,江阴农商银行“乡村振兴主办行”为职责使命,将“乡村振兴”和“普惠共享”理念紧密结合,从扩面和增量两方面着力,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润泽实体、助力共富。

2020年6月,江阴农商银行启动“党建共创 金融助企”三年行动,提出三年对江阴实体经济市场主体新增信贷投放300亿元、新增信贷客户3000户的目标。三年来,该行与党政、镇街、村居党建的“三级共建”,细化三级网格体系,构建党建联建、实事联抓、难题联解的“大党建”格局。

党建联建,构建“三级联动”落实网格管理。市级层面,由中共江阴市委组织部和江阴农商银行党委结对,共同推动江阴各镇(街道、园区)党(工)委和农商行各基层党支部结对、江阴各村(社区)网格长和农商行支部党员结对、江阴各村(社区)网格员和该行金融网格员结对,实现市镇村三级共建,构建“一镇街园区一网格、一村社区一网格、一党员一网格”三级网格体系。在此基础上,该行探索“网格化与大数据”相结合,搭建网格赋能服务平台,将江阴4个工业园区、6个街道、10个乡镇划分为276个行政网格,落实属地管理“三级网格”布局和网格化服务机制,提升信贷获得率、便利性和覆盖面。

实事联抓,党员冲锋在前服务乡村振兴。江阴农商银行聘请江阴各村(社区)网格长为特约金融顾问,与该行金融网格员共同为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献智献力。三级网格共建为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广泛联系群众、倾心服务企业搭建了平台,形成“支部号召有响应、党员带头有跟进、企业困难有帮扶”的良好氛围。

难题共解,破解中小微企业首贷难、转贷难、担保难。一是强化数据挖潜,解决首贷难问题。发挥三级网格联动作用,分析挖掘企业客户融资需求,金融网格员精准对接,确保户户有跟进,一一有对应。二是创新产品服务,解决转贷难问题。开发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无还本续贷融资产品,缓解转贷难问题。三是提供信用支持,解决担保难问题。发挥“党建+科技+市场”优势,推出纯信用贷款整村授信市民贷和乡村振兴卡、乡村振兴巾帼贷等产品,解决企业担保难,满足“三农两小”小额、高频融资需求。四是实施“三方共评”,缩短审批时间。江阴农商银行授信审批人员、所在村网格长、第三方公信机构组成“三方共评”小组,对贷款申请企业进行评议,评审结果当场公布、当场办结,缩短客户等贷时间,展示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

截至2022年末,该行党委先后与20个部委办局党建签约,该行45个党支部与252个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实现农户建档8.6万户、建档率100%;累计为217个行政村,18.9万户个人进行预授信,授信金额达195.1亿元;与18个企业探索“整企授信”服务模式,为近3000名企业员工提供金融服务。

聚焦精准服务,以“治理”为根本,打通乡村振兴服务渠道

近日,江阴农商银行第一党支部与新华书店江阴分公司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江阴农商银行与新华书店共同发布“书香联名卡”,双方还将共建“普惠金融服务点”“书香金融服务区”,打造地标阵地,引领价值风尚,助力美好生活,让“书香江阴”建设静水流深、滋养人心。

这是江阴农商银行通过党建共建、外联外拓参与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紧跟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凝聚共建合力,健全乡村惠企便民服务体系,打通了乡村治理的服务渠道。

一方面,数字赋能,构建“跨系统、多点化、一站式”的乡村便民服务新模式。江阴农商银行与江阴行政审批局党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公用事业局党委等建立党建联盟,即“政银通办”党建联盟,共同搭建“政务+金融”场景,让银行网点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大厅。目前,该行已在4个网点建成“政银通办”便民服务点。在这里,办事群众既可通过银行STM智能机具自助办理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118项高频业务,也可以通过人工窗口办理市场准入、公积金提取、企业社保开户、医保参保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等2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同时,通过该行手机银行政务服务网上申报功能,已实现33个市级部门、1118项业务,18个镇街园区、713项业务网上申报。2023年,该行计划新增10个“政银通办”便民服务点,并在STM智能机具加载“澄事之窗”等功能,惠企利民的同时推动自身网点转型。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打造“离您最近  和你最亲”的智慧生活场景。该行与江阴卫健委、医保局及江阴市各医疗机构合作,搭建“智慧医疗”场景,提供网上预约挂号、医保在线支付、在线图文问诊,互联网医院服务等,解决百姓挂号难、收费慢等痛点。与新国联合作,搭建“智慧菜场”场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农贸市场提供支付结算、交易管理、食品溯源等一体化服务。与江阴市总工会合作,在江苏省首创开发工会权益管理系统,搭建“数字工会”场景,百姓通过手机银行就可享受蛋糕、电影、图书等工会权益。

通过“党建+金融”,江阴农商银行汇聚了更多政银企合力,不仅让乡村治理有了金融的载体和抓手,也促进自身业务高质量发展。至2022年末,该行手机银行注册客户数达94.06万户,三年增幅78.21%;实体收单商户三年增长4.67万户,总数达5.86万户,收单渠道累计沉淀资金43.56亿元,实现经营效益和服务乡村治理双突破、共提升。

聚焦长效常态,以“品牌”为关键,完善乡村振兴服务机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因此,构建适应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体制,对于因农而生、以农为本的农商行而言更是责无旁贷。江阴农商银行坚持把改革作为动力,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战略性工程,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撬动,不断健全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聚焦产业兴旺,积极打造产业金融服务品牌。该行党委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联社“百行进万企”“万企联万村”,以及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号召,专题讨论“上下同心 携企同进 共克时艰”金融助企专项活动方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方案。与农业农村局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龙头示范点建设、构建“三资”智慧监管平台、打造“整村授信”工程,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与科技局共建,从大数据网格走访、科创产品创新、科创金融生态营造等维度深化合作,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以现代金融驱动高端智造。截至2022年末,该行对“千亿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投放贷款余额达490亿元;累计为500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创企业授信108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9.43亿元,三年增长14.36亿元、增幅达283%,有效支持绿色经济长效发展。

聚焦乡村治理,服务型党组织催生“一行一品”。围绕地方“一镇一品一特色”,匹配支行党支部“一行一策一方案”,江阴农商银行各党支部探索共建、联建特色载体建设,打造了普惠特色支行、科技特色支行、乡村振兴特色支行、财富特色支行等支行品牌。如该行璜土支行与新材料产业园、商会、专业合作社签订党建联盟,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支行,积极推动江阴璜土智慧乡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支持“璜土智慧葡萄园”等市重点农业项目建设。

聚焦科技赋能,外联外拓培育党建联盟品牌。通过党建共建,江阴农商银行开展“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深挖群众需求和服务难点,将金融科技融入乡村生活场景,形成具有农商行特色的、惠企惠民的党建联盟品牌。比如,在全省首创“澄事e站”政务品牌、“数字工会”场景金融品牌等“党建+”品牌,将“党建+”转化为“发展+”,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

  (杨婧)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