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动态资讯 / 基层动态 / 扬州农商银行:顺应金融改革 探索转型发展
  • 扬州农商银行:顺应金融改革 探索转型发展

    更新时间:2016-06-02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今年以来,扬州农商行顺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协调的发展理念,本着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正式启动商务转型。内部环境更加适应拓展客户、防控风险需要,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

一、流程再造启动内部改革引擎

去年年底,扬州农商行以信贷业务流程再造为着力点推动商务转型,推进集中授信审批与集中放贷机制,并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的信贷业务流程和授信、用信审批模式。具体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上收授信权限。取消对支行行长的授信审批权限,所有贷款授信全部上报总行审批。对50万元以下农户个人类存量贷款统一按“阳光信贷-惠民宝”流程实现年度批量授信,基层支行具有用信审批权。对所有增量贷款则需报总行信贷管理部授信、用信审查审批。同时启动信贷流程电子化项目,并调研制定实施方案。二是调整和整合信贷业务部门及其职责。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取消授信审查职责,专司市场营销、贷款调查,并对支行进行指导,对客户经理业绩实施考核。信贷管理部设立授信审查、用信(放贷)审批、贷后管理等三大中心。他项权证由用信(放贷)审批中心负责跟踪办理并入库管理。三是加大客户经理队伍管理力度。根据流程再造,改变客户经理管理模式,由支行管理向信贷条线与支行共管转变,实施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模式。

信贷流程再造实施初期,因风险控制链条加长、三大中心与支行之间的磨合适应等因素,原本在支行授信权限内的贷款审批效率有所下降。本着“信贷风险充分识别,审批效率丝毫不减”的原则,我行对新信贷流程进行了调整优化,重点抓风险防控实效,提高授信、用信审批流程的电子化水平。授信方面,对50万元以下贷款全部实施在线审批。用信方面,集中放贷面从50万元以上收缩到200万元以上贷款,纸质与电子资料的双线申报简化为信贷系统的单线申报。原本办理一笔50万元贷款3天的时间上限缩减为1小时,清理了客户经理的重复劳动,给营销和调查腾挪时间,有利于信贷管理部门把精力集中到对付更加重要或棘手的风险上。另外,扩大年度授信占比,加强批量作业,形成信贷业务的工厂化、流程化操作,提高办贷效率。

二、管理会计再应用服务战略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会计学年会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正式形成。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从单纯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综合运用。去年,扬州农商行上线管理会计系统,并根据系统数据进行管理会计价值分析,报告从全行价值、机构价值、产品价值等模块对整体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今年年初,管理会计分析应用加入季度财务分析报告大家族,在自我纵向对比的同时,加强了与同业竞争对手的横向分析,以及对各项监管指标的关注。人民币内部转移定价管理办法、贷款定价管理办法、全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支行FTP利润考核首次进入年度经营考核体系,支行和业务条线同时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产品定价差异化更加明显,“金领”客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型企业将享受更多信贷优惠。

管理会计对经营指导的最直接输出就是主动精细化,根据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经济周期变化摆布资产,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实现薄利时代的增收节支。

增收方面,以FTP利润考核为参考,计算支行存贷款业务的FTP净利润,引导支行综合考虑贷款期限和利率,调整优化贷款结构。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和中间业务,不断改进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一季度实现资金投资收益5401.28万元,金融机构收入5979.46万元,资金收入占收入总额的32.5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继续加快推进二级资本债券发行相关工作,届时将实现资本充足率的补充,为自身改革发展添翼。增加了账户、回单柜租赁收费业务,其中账户收费81.53万元,回单箱租金0.46万元,取得了增加收入、规范管理、提高柜面效率等多重效益。发行了25期“汇财之舟”个人理财产品,募集资金0.52亿元,代理销售江南农商行非保本理财2.22亿元,季度实现理财业务收入4.5万元。同时加强与江南农商行等同业合作,争取常年不间断代理发行非保本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多元理财需求。

节支方面,综合考虑存款增量和成本问题,加强低成本存款吸收。严格财经纪律和费用管理,合理控制业务招待费、水电费、会议费等费用支出。一季度业务及管理费支出8637.29万元,同比减少445.69万元,成本控制效果明显。另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撤销低效能网点,取消专职大堂经理,降低柜面人员占比,逐步形成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和柜面人员三位一体的动态营销队伍,最大限度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三、科技创新破解传统经营困境

互联网、电子化的运用是金融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未来新逻辑的起点,传统银行必须在改革转型的新阶段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优化内生变量。扬州农商行在备战“自动化拐点”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CRM客户管理系统助力精准营销。一方面以“阳光信贷”建档走访收集客户资料补充完善CRM客户信息,设立专人负责客户信息维护与分析,制定工作计划,按日对信息完善情况进行督查。另一方面对CRM客户分层功能开始运用,首先做好存款日均100万元以上高端客户维护和营销,加强存量客户金融需求的挖潜。

二是自动化增强客户体验感。电子操作方面,扬州农商行基于提升客户贷款可得性与便利性,已经推出了官网、手机银行、本行微信银行、省联社微信银行和96008热线电话等五大渠道申贷,并且首次在劳动竞赛考核办法中加入了手机自助贷增长任务。截至4月末,电子渠道申贷成功率为33%,部分支行达70%。产品推广和优惠方面,以圆鼎卡为中心,以网银、手机银行、POS、微信银行、第三方支付、自助银行、智能厅堂等为产品服务群,继续推行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客户端)转账免收手续费,不间断推出餐饮、影院、早教等持卡消费优惠活动,全年开展ATM机存取款抽奖等推广活动,增强客户粘度。考核推动方面,除了传统离柜替代率考核,还重点考核电子银行客户覆盖率,强化手机银行新增户数考核,增加电子银行月均活跃客户和第三方支付客户考核。

三是信息科技发挥支撑力量。今年一季度扬州农商行自主完成虚拟化系统扩容和验收,以及互联网业务包括网站、微信、彩信、在线考试平台在内的虚拟化迁移,同时建立了系统备份。基于先进网络形象的建立、对外交流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以及企业邮箱的高安全性能,我行自主完成企业邮箱搭建、测试工作,4月份正式培训上线,并将企业邮箱申请加入OA流程。根据2016年考核办法对绩效系统进行改造,开发了CRM考核核对检查系统,不良贷款客户信息提示系统等,为前、中、后台的各类数据和操作保驾护航,提高了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办公室)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