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农商银行:上线客户风险预警系统 促进信用风险管理转型
更新时间:2016-07-06 作者: 佚名
2016年6月23日,根据省联社统一安排和部署,宜兴农商行正式上线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并把系统推广应用与信贷模式转型工作和全流程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信用风险管理转型。该系统以相关的内外部数据为基础,以信贷政策和规章制度为依据,通过设置预警规则和参数,及时筛选、预警、提示、监测客户预警信号,并规范客户预警信号核查处置的全过程。
今年以来,随着商务转型的不断深入,宜兴农商行在信用风险管控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进。
一是全面推进客户分类,优化信贷管理基础。宜兴农商行坚持统一标准、名单管理、分类指导、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客户的财务、非财务指标,并结合信贷管理实际,将公司类信贷客户分为VIP、优良类、一般类、限制类、淘汰类五类客户,指导支行建好存量客户分类工作台账,实行“名单制”管理,并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差异化授信方案。
二是调整组织架构流程,提升信贷管理效率。宜兴农商行从推进网点转型入手,根据服务区域、贷款规模、客户特点差别,将支行网点分为全能型、综合型、零售型三类,不断提升网点差异化服务能力和精准化营销能力。同时宜兴农商行还不断加强前台业务部门客户服务和营销职能建设,成立零售金融部,专注小贷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成立授信评审部,着重授信审查、审批职责;强化资产保全部职能,下设不良资产管理中心,集中精力负责上收和已核销贷款的清收和管理工作。
三是应对转型发展需求,强化科技信息支撑。一方面,宜兴农商行切实提升系统运用效率,充分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作用,通过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客户分类制订差异化的营销服务方案,提供点对点式的服务,逐步实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宜兴农商行开发整合信贷辅助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功能。探索利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云计算进行信息处理,契入小微企业的交易信用数据来创新征信手段,探索基于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优势相结合的新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汲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