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县农商银行:五举措加大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力度
更新时间:2016-08-19 作者: 佚名
该行通过落实宣传、教育、监测、排查五项举措,建立非法集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切实控制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发生。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在全辖营业网点悬挂横幅36个,散发宣传单10000余份,电子显示屏全部设置24小时滚动播放“珍惜自己的血汗钱,守住子女的读书钱”、“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的宣传口号,着重对非法集资的新特征、形成原因及危害性进行详细揭示,让客户知晓非法集资的危害,净化社会风气。在借助晨会、LED屏幕滚动、微信、互联网等平台进行业务拓展的同时,对广大客户进行现场宣传教育,紧扣“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宣传主题,努力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聘请司法、纪检等部门专家加强非法集资形式教育和案件警示教育,提醒全员正确运用手中权力,远离非法集资,及时防止、纠正苗头性问题,时刻保持自警、自省、自律。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及时、准确、有序开展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工作,加大对客户、员工异常行为的监测力度,制定《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大额、可疑和恐怖融资交易标准及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反洗钱工作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员工禁止性行为二十条规定》、《员工个人账户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监测程序,严守保密原则,强化三道防线协同运作,形成执行规制的合力,遏制非法集资苗头。
三、加大员工行为管控。严格落实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大对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的行为排查。全员层层签订案防承诺书,明确员工不得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出台《员工禁止性行为二十条规定》,明确员工不得存在参与非法集资等行为,一经发现坚决开除。基层支行及时组织辖内员工学习贯彻规定,有效进行风险警示,将“十条禁令”张贴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加强群众监督。开展“员工合规整治年”、“学法条、抄法条、记法条、防控案件”、“操作风险隐患排查”活动,达到“以培训教育为抓手提示员工不得违规,以内部控制为措施管理员工不能违规,以风险排查为重点促使员工不敢违规”的目的。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结合监管部门“EAST”系统,导出员工账户情况,责令撰写大额资金交易频繁情况说明,加强对员工账户及资金流向的监测。
四、强化客户预警管理。充分利用各类风险预警系统、监控系统、反洗钱系统等工具,对对公户进行全面梳理排查,逐户分析交易明细,对洗钱风险等级较高的风险及高风险客户、户籍为敏感地区客户、每日网上交易时长较长或交易频繁客户、特殊时段通过ATM机进行交易的客户以及曾被报送可疑行为的客户进行重点排查,要求柜面人员、大堂经理营业中注意观察客户,重点关注行为异常的客户,特别是客户办理柜台无卡续存交易行为。月末对本月反洗钱系统中生成及上报的可疑案例进行再分析,排查是否存在可疑特征的可疑客户、可疑交易行为,发现可疑及时上报。
五、做好线索上报工作。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时点关注员工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的行为情况,建立非法集资长效排查机制。在电台、网站、营业网点公布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出台《诚信报告管理制度》、《诚信举报管理制度与流程》,对举报人作出保密承诺。建立组织资金信息工作群,及时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对可疑情况按程序上报。聘请行风监督员进行暗访,对员工可疑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关注舆论媒体对员工及客户涉嫌非法集资的信息监测。不定期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活动,对涉足社会融资、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排查问题进行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