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动态资讯 / 基层动态 / 如东农商行:多措并举开展“四抓四促”竞赛活动
  • 如东农商行:多措并举开展“四抓四促”竞赛活动

    更新时间:2013-06-06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如东农商行围绕省联社“四抓四促”竞赛活动要求,及时传达贯彻落实,细化组织推进措施,确立了“结合实际、谋求创新、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四抓四促”竞赛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54.39亿元,较年初净增35.4亿元,增幅为29.8%,继续保持全省同业第一,完成省联社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208.8%;各项贷款余额83亿元,较年初净增8.24亿元,增幅为11.0%,高于全省同业平均增幅;走访农户5778户,小微企业348户;当月清收表内、外不良贷款686万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比例比4月末保持下降;各项收入同比增幅为34.68%。

加强组织推动,营造活动氛围。一是成立以董事长和班子成员为正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建立竞赛活动联络和督导制度,形成了“党委牵头、行长室组织、部门实施、人人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下发《如东农商行关于组织开展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业务发展“四抓四促”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确定竞赛活动各项目标,明确竞赛活动分解实施的责任部门、竞赛方法、考核办法。三是制定实施《如东农商银行“四抓四促”竞赛活动宣传方案》,通过发布宣传口号、开辟网站活动网页与简报活动专栏、开展“赶超争先见行动”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媒体专题报道等形式,宣传“四抓四促”竞赛活动动态、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你追我赶、赶超争先活动氛围。

搭建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为突出“四抓四促”竞赛活动特色,该行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组织资金、自然人贷款、电子银行业务“月月增”专项竞赛活动,客户走访数、存贷款和电子银行业务成交量分解下达到每位员工,将任务完成率与岗位工资挂钩,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引导支行和客户经理做小做散,杜绝“抓大放小”、“等客上门”现象发生,从而有效调动了一线队伍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对促进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全行党员干部在竞赛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该行党委结合党建工作要求,将竞赛活动作为“永葆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党性教育年主题教育活动切入点之一,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

把握活动主题,注重活动实效。该行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业务发展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作为竞赛活动的重中之重,深化实施“扩面增量提效”工程,组织全行客户经理对种养大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客户进行全面走访,拓展新增客户214户,新增贷款2.05亿元。持续推进“双百”培育计划,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带动企业成长。目前,已为152家企业提供了该计划的服务。组织开展金融超市进乡镇活动,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召开银政企座谈会,倾听需求、意见和建议,查找有效投放不足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根据乡镇产业特色,提供特色信贷产品服务,已有6家小微企业通过这一平台获得了2050万元的贷款支持。

构建长效机制,切实改进作风。构建“五查五看”工作长效机制,下发《进一步加强“五查五看”工作的通知》,总行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基层不少于3天,走访客户不少于3户。业务部门经理每月三分之二时间在基层,要求了解基层工作动态和员工思想行为,倾听客户和员工意见,帮扶重点工作开展,解决实际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如东农商银行改进工作作风实施细则》、《如东农商银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通过细化作风转变内容,规范作风转变要求,强化监督措施,严格责任追究,促进全员工作作风由“要我变”向“我要变”转变。严查违反效能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5月下旬,该行针对一名基层客户经理违反限时服务承诺的案例,对其作出了行政记大过、调离信贷岗位的处理,并通报全行,警示全行牢固树立“机关为基层、二线为一线、全行为客户”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公开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采取应对措施,强化风险管控。成立贷款营销中心和小贷中心,提高贷款“三查”有效性和团队营销服务能力,把好贷款发放关。集中信用风险管理,对法人客户贷款实行集中授信,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严防客户过度融资。优化担保贷款结构,提高抵质押贷款比例,降低联保、互保客户的担保风险。多措并举管控不规范关联交易,化解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完成了对全行存量贷款的清分工作,取消了贷款管理人,明确了贷款清收责任人,加大新增不良贷款隔月问责力度,全面推行预赔偿制度,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加大资金营运力度,规范同业、回购、票据业务开展,努力提高收益水平。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从严控制费用支出,压缩非生息资产,调整低收益资产,努力化解利差下降对经营效益的影响。(许华)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