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县农商银行:建设金融综合服务站 提升精准扶贫外延
更新时间:2016-04-17 作者: 佚名
作为县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服务区域最广、服务农户最多的地方金融机构,丰县农商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建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作为践行“三农”服务、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来抓,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村村通”工程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在全县农村乡镇建成助农服务取款点536个,仅2015年新增交易11.75万笔、交易金额3790.86万元,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ATM机乡镇全覆盖。
一是择优选取商户。坚持“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各镇行政村金融便民服务点逐一上门筛选,对新设服务点进行实地调查,综合考察多方面因素,从中选取优质商户设立金融综合服务站。在原助农取款商户的基础上配备A类点钞机,安装统一门头、大型不锈钢宣传栏、宣传展架、办公桌、制度操作流程,配备统一印制的宣传手册、金融服务站服务指南、残破币兑换标准手册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宣传资料。
二是增加服务功能 为有效服务农户,拓展服务范围,多次对金融综合服务站进行功能升级改造,由原来简单支持小额取现、余额查询、行内转账业务,发展到目前可受理金融IC卡、消费撤销、代收有线电视费等、代收电费、向他行转账等业务。
三是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单卡、单日金额上限,在服务站张贴“不吸储、不放贷、不非法集资”的服务承诺,公布投诉电话,严禁网点向服务站提供空白业务凭证等。实行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开展助农取款商户优化活动,对长期不发生交易或交易量较少、不热心为农户服务的服务站商户主动进行业务劝导,对不整改的进行撤户处理,并按拆机数量拓展新的商户填补空缺。
四是突出风险防控。在人员素质方面,定期开展服务操作、人民币反假、金融消费者保护知识等相关培训,提升服务站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风险意识。在操作规范方面,实行“一对一联动”制,基层网点与辖内服务站签订协议,明确机具使用方式、风险责任划分,基层网点按月上报《金融便民现场检查表》等,对存在不规范行为的服务站及时督促整改,对长期虚增交易量、不及时改正的实行退出机制。
五是普及金融宣传。借助服务站根植农村、贴近农户的优势,统筹安排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对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基本金融知识宣传,使服务站逐步成为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的前沿阵地,探索建立金融知识普及及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邓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