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农商行:信贷扶贫助力新农村建设
更新时间:2014-06-23 作者: admin
今年以来,该行不断强化服务“三农”意识,积极探索信贷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服务机制,逐步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至5月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6349万元,扶贫贷款余额19265万元,受益贫困农户15860户,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13265个,其中个体经营项目8626个、互助合作项目4639个。
加强沟通,争取支持。该行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扶贫贷款发放工作,做到“常汇报、巧汇报”,得到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各支行每周书面向镇农经中心报告发放进度,由中心对各村进行排名,公布上墙,借助政府力量,施加考核压力。邀请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蹲点指导。五讯镇在该镇副镇长蹲点挂钩指导下,帮助发展生态白鹅养殖项目,24户大户带动538户贫困户发展生态白鹅养殖23万只,形成了规模效应。对界牌镇条河村、滨淮镇新垦村两个重点扶贫村,结合政府扶贫政策,给予产业发展、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惠农政策落实五大类54个扶贫项目资金配套支持,累计发放扶贫资金1629万元,获得了地方党政的高度肯定。
阳光操作,取信于民。一是加强宣传。借助县、乡电视、电台、报纸、LED等平台,反复向贫困农户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设立客服中心,进行客户回访,收集问题,落实改进。二是阳光作业。将扶贫贷款发放工作纳入“阳光信贷”工作体系中,实行“阳光化”作业,公开服务承诺、公开调查论证、公开评议结果、公开授信发卡,对信用农户一次性评定贷款授信金额。三是派驻管理。实行授信评审经理派驻制,全面上收信贷审批权,授信评审经理全程参与评议授信,有效防范信贷人员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取得了贫困农户的信任。
上门办贷,提高效率。该行创新服务模式,采取“2+1”的放贷模式,即支行人员到村2次,贷户只需来支行1次就可办妥所有手续。提前告之贫困户扶贫贷款发放手续、程序,通过村组干部了解贫困户资金需求情况,与“建档立卡户”逐一核对,列出有办贷意向农户清单。逐村上门办贷,委托村组干部召集办贷户、担保户,现场办妥除借据签字以外的所有手续,贫困户直接到支行柜面签字即可办理贷款。通过流程优化,方便贫困农户借贷,快速响应贫困农户春耕生产、夏种夏收、种殖养殖等资金需求。(陈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