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响水农商行:三大工程惠三农
  • 响水农商行:三大工程惠三农

    更新时间:2014-06-23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近年来,响水农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城乡、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以服务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以 “金融进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为契机,突出加大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等实体贷款投放,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截至5月末,存贷总规模近80亿元,在县域金融系统中排名第一,其中贷款余额36.75亿元,比年初增加3.0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0.7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3.59%,比年初增加1.76亿元。

一、强化金融宣传,服务走进社区

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提高社区居民对金融基础知识的了解,该行在省联社和银监分局的指导下,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走进社区活动,通过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推广金融产品,提高全民对经济金融的关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关心金融事业、关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建。他们采取电子宣传、平面宣传、流动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涵盖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征信建设、反洗钱、反假币、支付结算等,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为百姓上了一次生动的金融知识教育课,受教育群众达23000人次以上。一是进农村侧重“6038”。根据本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人员中60岁以上老人和中青年妇女比重大的实际,深入村组为他们补上金融常识这一课;二是进企业侧重民工。针对响水沿海经济区、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区及部分乡镇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10000多名外地民工在此就业,但对基本金融常识掌握较少的实际,利用展板和宣传资料的形式进行宣传,受到了民工们的普遍欢迎;三是进学校侧重学生。通过“金融知识进课堂”,学生们对金融知识的热情和渴求令工作人员很感意外,不少学生拿到宣传资料还利用课余时间看得津津有味;四是进市场侧重商贩。响水县城的东园街商贾云集,人流如潮,该行员工在下午利用他们闲暇时讲授金融常识,宣传银行是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安全便捷,对净化该地区的金融秩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做实“阳光信贷”,助推农户增收

该行多年前便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阳光信贷”服务,发动全体员工,利用数月时间,进村入户调查,建立农户信息档案,结合村组干部意见,对全县80%以上农户给予一定额度的授信,并免费发放“圆鼎易贷通卡”。针对上一阶段“阳光信贷”授信即将到期的情况,该行超前谋划,在黄圩、南河等支行试点的基础上,从 2013111在全县144个行政村正式启动 “阳光信贷”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扩面增量、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小额贷款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户受益。通过为期5个月的努力,建档户数85155户,建档面75.62%;授信户数78551户,占建档农户的92.24%;新增发卡1134张,累计发卡25550张。从2009年的“试点实施”,到如今的“遍地开花”,该行摸索出一条产品化、流程化、规范化、品牌化的信贷支农长效机制和发展模式,打造了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服务三农绿色通道,把支农惠农的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金融内生动力。

三、坚持金融创新,倾力富民惠农

为顺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变化,该行围绕富民惠农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积极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风险防控水平,持续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创新机制提高市场覆盖率。按照“低平台、短流程、高效率、能控险”的原则,着力为“三农”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23个支行(中心)遍布全县各集镇社区,实现响水地区金融服务“无盲区”。对涉农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每月都要组织企业贷款中心或所在地支行实行客户经理“1+1”服务,精心培育,时机成熟安排授信,确保信贷资金供应“无缝衔接”。二是创新产品提高行业支持率。充分发挥一级法人的灵活优势,适时研发推出多种信贷产品,想方设法解决城乡百姓的“贷款难”问题。在办好传统信贷产品的同时,根据本地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状况,采取“量体裁衣”的方法,尽可能满足各类客户个性化信贷需求。该行还创新性地开办了“惠利贷”业务,根据客户在综合评价借款申请人还贷能力的前提下,以借款人在该行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参照,按照存款积数与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利率优惠幅度,在服务好信贷客户的同时又降低他们的利息负担。三是创新服务提高客户满意率。与经贸委、发改委及金融办等取得联系,为涉农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提供“绿色通道”,确保信贷投放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即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做好信息整合,积极主动跟进德龙镍业、方正计量检测、连万家家庭农场等新特产业的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做得更大、更强。

四、实现三个覆盖,服务农业组织

该行围绕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新时期农村地区发展特点,与时俱进调整思路,加大力度服务产业化农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调查摸底全覆盖。今年年初,该行通过与工商、农办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拿到了全县最新最全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名单,并按照“逐个摸底、分级汇总”的要求,要求所有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进行“0遗漏”走访。通过进村入户等方式,详细了解这些经济组织的自身发展情况及政策扶持情况,按新型经济组织名称、经营者姓名、主要产品、经营方式、机械设备、土地流转情况等信息建立专门的信息档案。二是信贷投放全覆盖。为了把支持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这件好事做实,该行实行“三创”服务,并在“稳存拓贷、提质增效”劳动竞赛中,专门下达了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投放任务,要求所有支行用活前期信息档案,再次进行跟踪服务,只要他们有合理的信贷需求,便要应投尽放。根据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特点,该行根据流程银行运作要求,为客户开通贷款“绿色通道”,各支行申报后不再由市场营销部审核,直接由授信评审部评审,简化了贷款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三是贷后服务全覆盖。该行采取“1+1”、“N+1”的方式,组织客户经理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做好全方位的服务。针对部分该类企业对国家相关政策不了解的问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经营者讲解国家优惠政策;针对部分该类企业财会人员业务办理不熟悉的问题,邀请人行为他们提供贷款卡开户咨询服务,并协助办理开户手续;针对部分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负责人金融知识匮乏的问题,组织客户经理上门举办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金融服务咨询,为他们补上基本的金融常识。至诚的服务让很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客户赞不绝品,坐落于运河镇三套村的天蓬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成琴说:“在2009年的创业之初,是农商行看望了我们;在企业发展进入旺季时,是农商行提醒了我们;在销售出现较大波动时,还是农商行来到我们身边,雪中送炭送上资金,出谋划策寻求突破。现在,我们在舍大小蛋鸡10万余只,每年仅鸡蛋销售一项就带来可观的收入。在这枚硕大的军功章里,绝对有响水农商行的一半啊!” (响水农商行 陈志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