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农商行:深耕农村市场 做好支农惠农工作
更新时间:2014-11-07 作者: admin
扬州农商行作为本地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一直将三农工作作为全行工作重点,近年来,通过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支农惠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人为本,全面升级农村结算体系
多年来,该行通过新建、翻修网点,增设自助服务设备、建立便民通服务网点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范围,截止目前,共在46家支行,62家网点设立ATM机121台,在相对偏远的村组设立了159家便民通服务点,实现了金融机具的全覆盖、服务群体的全覆盖、服务时间的全覆盖,成为所辖范围内,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银行。
主动对接,全面支持新型农业主体
一是建立专业服务团队。针对近年来农村的新型农业主体,该行成立了专门为之服务的领导小组和金融顾问团。金融顾问团由总行零售业务部牵头,成员均为该行素质高、服务好的客户经理,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二是开展一对一式服务。通过主动和工商、农委等部门联系,收集客户资料,建立客户档案,已对辖内42家家庭农场客户、78家种养殖专业大户、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走访,建立了详细档案,并根据各家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金融服务方案,配备了专业客户经理,开展专业化、差别化服务。三是打通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通道,对该类客户在授信金额、授信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发放贷款。目前,该行家庭农场贷款余额389万元,贷款户数12户,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4244万元,贷款户数9户。
多措并举,助推城镇一体化发展
该行准确做好市场定位,以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为载体,切实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健全支农惠农服务体系。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阳光信贷”工程,推进“阳光信贷”进社区、进商户,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度,将授信重点向绿色生态农业、“农家乐”旅游服务休闲农业、家庭农场、畜禽规模养殖、渔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对象倾斜;另一方面不断简化“阳光信贷”操作手续、加强“阳光信贷”标准化、流程化和品牌化建设,积极推行普惠金融,优化办理流程,给予政策优惠。目前,该行各类涉农贷款余额252723万元,比年初增加3.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全员参与,积极宣传普惠金融
针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的情况,该行利用网点众多,覆盖范围广的优势,积极开展“阵地战”,通过戗牌、LED显示屏、宣传折页、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征信条例、存贷款知识、银行结算、电子银行等金融知识,同时开展大型现场宣传活动,“造好势,干好事”,通过送戏下乡、金融进乡镇(社区)等活动,和老百姓面对面,普及金融知识,宣传农商行产品服务,打造亲民、便民的品牌形象。今年来,该行共进行了21场金融进乡镇(社区)、8场送戏下乡等活动,发放宣传折页超过5000份,参与群众近万人,此类活动受到农村居民的广泛好评。
规范服务,努力打造服务型精品银行
一是配齐大堂经理。该行针对农村客户特别是中老年客户办理业务的特点,在农村网点,优先配备了大堂经理,指导客户办理银行业务。二是持续狠抓文明服务。结合暗访、监控调阅等多种形式,抓柜面服务、抓大堂服务、抓信贷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效率、服务水平以及客户服务体验。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在信贷服务过程中,该行推出了柜面、电话、网络三种贷款申请方式,使客户在我行申请贷款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大大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同时实行限时服务制度。在贷款受理过程中,公开承诺限时服务,要求一般贷款从受理之日起3日内给予客户答复,限时服务已成为该行提供给信贷客户的另一项专享服务。(朱浩 翟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