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沭阳农商银行:助推高墟大米做大品牌 以飘香烟火气拓宽群众致富路
更新时间:2023-04-07
沭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江苏三个省直管试点县之一,传统农业以“一稻一麦”为主导,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全省第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该县积极实施“一主多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项目打造规划,通过做大品牌效应、加快产业集聚、构建多元化区域发展引擎,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实践,“新河月季”“耿圩多肉”“钱集老鹅”“茆圩草莓”“高墟大米”等一大批契合当地经济和发展特征的特产项目迅速发展、彰显活力。
高墟镇是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面积最大的无公害稻米基地,有近千年水稻种植历史,该镇具有碱性米种植得天独厚的“两大”优越条件——气候+土壤:气候条件好,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2019年6月,国家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高墟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前,该镇拥有沭阳县优质水稻生产基地近12.1万亩,全镇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等“两品一标”稻米面积达11.37万余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93.9%;种植农户1.34万户、种植业产值1.92亿元,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近20家,100万余吨年加工能力、20亿产业规模,消化富余劳力500余人,稻米产业在全镇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达70%;形成种、储、加、销完整产业链、较为成熟稳定的经营发展模式,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农户增收致富产生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高墟碱米的品牌化建设拉动了产业发展,推进了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由“散户经营”到“规模经营”“集中经营”的转变,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沭阳县高墟镇新地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众多经营主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6日,注册资金200万元,经营范围为农业科学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种植销售等。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高墟碱米种植、生产和销售,拥有9个家庭农场、3个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高墟”碱米5000余亩,全部选用优质的南粳9108系列品种,采用毯状暗化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科学管理、统一收储、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保证高墟碱米从源头到餐桌的食用安全;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等地,年产值2000万余元。
近年来,沭阳农商银行高墟支行作为当地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始终坚守本土本源,专注主责主业,紧跟地方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调整贷款投向,围绕高墟大米全产业链发展持续聚焦、连续发力,助推高墟大米转型发展。累计支持大米产业链各类主体贷款1920户、17065万元,其中大米收购、加工企业、合作社等机构116个、12465万元,辐射带动500名当地留守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一是推广“整村授信”。利用阳光信贷数据积累,实施大数据授信+定期授信检验,保障数据动态更新、额度实时调整,对满足调增的主体及时调增到位,对需要贷款的主体及时投放到位,大力推广小额普惠信用贷款,满足各类主体短、小、频、急融资需求。二是推动“网格走访”。将全镇服务区域编入网络、细分网格、细化分工,实现所有主体日常维护责任分工到人、考核到人、责任到人,常态做好送贷上门活动,切实保障各类主体的资金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三是推进“包片督导”。实施党委班子成员包片、机关部门包点联动机制,持续聚焦产业链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做好调研走访,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存在的困难和不足,通过加强协调、跟踪指导、结对帮扶以及政策倾斜等方面,推动形成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服务高墟大米做大做强的工作合力。
(苗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