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沭阳农商银行:支农支小重实效 增户扩面“三级跳”
更新时间:2023-12-04
沭阳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联社对标一流指导要求,深入实施增户扩面工程,坚持行以面扩量、以量补价、以价增面,推动信贷户数稳步增长,带动各项业务齐头并进,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存贷款市场份额稳中有升,贷款市场份额保持每年1个百分点增长,贷款户数保持每年1万户以上增长,贷款户数在2021—2022年连续突破10万户、11万户的基础上,今年6月末顺利突破12万户,目前达12.46万户,实现一年一个突破、一年一个台阶。
围绕“一个中心”,错位竞争拓源头。面对持续下沉的同业机构,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强化主动竞争,一方面,积极争取优质客户,在与其他银行比速度、比力度、比温度中比出加速度,对存量客户加强维护,对新的客户快速对接,对动摇的客户做好挽留,通过发放免息脱贫小额贷款、扩大低息再贷款规模、小微群体一户一价、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普惠小额信贷扩面、减费让利等方式,牢牢锁定目标客户,切实做到让价不让客户、让利不让市场。另一方面,持续发力长尾客群,充分利用点多人多优势、阳光信贷优势、联系地方紧密优势,强化银政沟通、银企对接、银商联盟、银保协作,完善“金融+”服务模式,逐步搭建更多金融场景、服务平台、绿色通道,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协同发力,以厅堂智能化、服务网格化、业务线上化、渠道多样化等推动普惠金融成果惠及更大范围、更多群体,持续拓展源头性客群。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贷款户数比年初增长11.1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18.0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12个百分点。
围绕“两类走访”,网格服务增活力。按照分层分类走访要求,建立农村城区“两个区域”、总行支行“两个分层”、线上线下“两个方式”的全员化、全过程、全覆盖走访,不断完善提升“铁脚板+大数据”走访获客机制。一是将常态走访作为一项机制推进落地。建立标准化走访模式,明确每月两村的走访任务、每月一次乡镇会议集中宣传、每季一次金融服务站点交易PK,循环往复、持续深入。在城区试行集中签约模式,将服务柜台延伸到客户身边。二是将全员走访作为一项责任层层压实。从党委班子成员到一线客户经理全面参与客户走访,将头部重点客户、园区未建立业务关系企业客户等交由党委班子成员带队走访,推进“企企可贷”落地,当年拓展首贷企业98户、1.2亿元;将大项目、大资金对接落实到机关部门牵头的专门团队负责,突出抓好财政资金归集,实现对公存款同比多增1.26亿元。三是将数字走访作为一项技能提升手段。建立电子化走访方式,通过配套走访系统、电子地图、展业平台、运营小助手等科技手段,实行“网格化+数字化+移动化”,运用大数据授信、“银e厅”、展业平台更加高效送贷上门。目前线上贷款达9.22万户、146.42亿元,展业平台放贷率达80%以上。
围绕“三个联动”,组合营销促引流。一是强化外部联动。对单个机构实行公私联动营销,当前重点做好未与我行合作的还有400多家规上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开展综合营销,对1100多家开户企业制定走访计划,加快走访进度,逐户上门推广零售业务。对党建共建单位实行借力营销,开展联合走访、联动获客,充分发掘交通局、住建局、城管局以及快递物流行业党委等单位潜力,向其目标市场和从业人员加快推进服务覆盖,主动对接移动公司、保险公司、自来水厂等单位进行有效展业,做到牵手一个、成功一个。目前,我行与60多家机构建立党建同盟,比如:携手商务局推动90%以上的电商与我行建立业务关系,携手住建局搭建“四大”系统促进客户引流与资金沉淀,携手城管局推动政务大数据获取运用、网格融合、联合走访等。同时尝试与快递小哥合作,做好借力营销。二是强化内部联动。在支行内部落实柜面人员与客户经理的联动机制,将柜面支撑业务营销作为一项机制长效推进,围绕资金链实施追链营销,重点围绕100万元以上账户实施内外联动,促进体内循环。在支行之间落实农村支行与城区支行的联动机制,对农村进城购房、新市民等群体迅速跟进、服务到位、防范流失,促进客户、资金体内循环。三是强化督导联动。持续推动行领导和部室包片督导机制,实行全员“一线工作法”,落实事业部总经理和支行行长 “双带”工作法,将不空坐办公室作为一项制度严格执行到位,从党委班子成员到客户经理全面走出去营销、走下去服务,构建党委班子包片、机关部门包点、基层单位包村(社区)“三包机制”,明确党委委员把解决所包片区的突出问题贯穿始终,每周下基层不少于2次;机关部门负责人每月到包挂支行代班不少于2次,贴近响应需求、解决问题;基层单位将服务辖区网格分配到人、考核到人,全面公开包村(社区)人员电话,保障客户有需求时能够找到人、找对人。目前,该行客户经理人均贷款管户达800户以上,位居全省前列。(苗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