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县农商银行:金融活水助农兴 “贷”出增收好“钱”景
更新时间:2024-08-0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丰县农商银行始终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紧跟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资源配置,以“金融活水”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以金融之笔绘就增收致富美好“钱”景。截至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 155.48亿元,较年初增加8.05亿元。
芦笋托起返乡创业梦
说到近年本地芦笋种植大户,位于孙楼街道庞庄村的丰县忠宣芦笋种植家庭农场榜上有名,占地面积约120亩,共有芦笋大棚197个,已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典型。
据了解,农场负责人宋中宣曾在云南昆明种植芦笋多年,2019年回到家乡创办芦笋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开展集中式、大面积种植。“起步阶段,就得到了农商行创业贷款的支持,利率低,手续简便,正是这第一笔启动资金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夫妻俩经常回想起创业初期农商行主动上门送贷的情景。
今年芦笋上市期间,丰县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农场了解情况,“盛产期每天可以挖4000斤左右,今年价格不错,收益也很可观”,一说到芦笋,宋中宣兴致高涨,“芦笋是高效经济作物,食用、药用价值高,被誉为‘蔬菜之王’。我们农场的芦笋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对外地客商通过手机接订单,不愁销路。春季采摘结束后,便开始为10月份的反季节上市做准备”。为保障芦笋及时采摘和新鲜发货,宋中宣经常招聘本村和周边群众帮助采挖、分拣,增加了附近村民的就业机会。
创业6年来,丰县农商银行先后向宋中宣夫妇发放“创业贷”“巾帼贷”“富民贷”等共计150万元,服务从未间断,正如宋中宣所说的那样“农商行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资金支持,让我们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刘王楼村的甜蜜事业
丰县西南部刘王楼辖区有着多年的桃树种植历史,仅刘王楼村就有桃树900多亩,有油桃、蟠桃、黄桃、水蜜桃等多个品种,大棚+露天的错峰种植,以“时间差”提高价格和销量,形成了从育苗、种植到收购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村民赵女士最初从事小面积种植,在尝试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尝到甜头后,扩大种植规模的念想越来越强烈,但承包土地、搭建大棚、购买农资、日常管理等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让她很是为难犯愁。彼此,丰县农商银行刘王楼支行在日常走访宣传中得知赵女士的资金需求后,详细讲解本行贷款产品和惠农政策,结合家庭情况和种植计划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发放“苏农担”贷款50万元,该产品利率低且有省农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有了这笔贷款资金,赵女士着手扩大规模,更新大棚设施,抓好日常管理,桃子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收入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近日,赵女士种植的桃子陆续成熟上市,红艳艳的油桃挂满枝头,甜丝丝的桃香溢满桃园,映红了她欣慰的笑脸,“目前的种植面积有六七十亩,今年桃子丰收,市场行情不错,多亏有你们的贷款支持,让我有了信心和奔头,还打算再扩大些规模,引进更多好的优质品种”,赵女士一边挑选着刚摘下来的桃子,一边与前来走访的刘王楼支行的客户经理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和甜蜜。
碧根果结出致富“金果果”
碧根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优质坚果,口感酥脆香浓,深受人们喜爱。客户刘先生从事碧根果种植和收购已有多年,目前种植面积达700余亩,300亩用于培育幼苗约3万棵,主要出售给周边的种植基地;其余400亩种植碧根果树,每年10至11月份成熟,销往浙江、北京等地的加工商,形成了从果苗栽培到果实收购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023年11月份碧根果成熟上市期,刘先生急需大量资金收购,因前期投入大,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听说丰县农商银行放贷快、利率低,遂向该行微贷服务中心提出贷款申请,微贷中心第一时间派出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授信160万元,期限三年、循环使用,快速解决了资金紧缺难题。就在几天前,微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进行贷后回访,看到刘先生种植基地的碧根果枝繁叶茂,果子已有钱币般大小,刘先生高兴地说“今年的碧根果又会大丰收,有了你们银行贷款的托底,资金有了保障,我可以放心收购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也是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丰县农商银行将始终坚守定位、聚焦主业,紧紧围绕农村市场的政策导向和金融需求,不断创新创优金融服务,做强做优全力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银行,切实扛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