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阳农商银行:明确市场定位 严控信贷风险
更新时间:2018-03-30
近年来,丹阳农商银行新领导班子转变经营思路,以“阳光金融”为切入点,突出支农支小和化解不良资产两手抓,走差异化竞争之路。通过制定正负面清单,修订绩效考核办法,对全辖农户、小微企业开展“建档和预授信”,力求做小做广贷款,做强信贷风控,解决“惧贷”“惜贷”等不作为现象。截至2018年2月末,全行“阳光金融”贷款5451户、金额11.41亿元,较年初净增加43户、金额净增加2160万元。
上下齐心抓“阳光金融”不懈怠
明确“为谁贷”,确定“三个围绕”的方向。丹阳农商银行按照“一村一品特色”布局,将农户、小微企业主确定为信贷重点,主要投放100万元(含)以下的生产经营性和消费性贷款。一是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链,重点营销现代农业、“菜篮子”工程、农业产业链等领域,通过小额信用、亲情贷、担保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守信农户,以及产业链上农户等。二是围绕农户、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群体,重点营销民生、居民消费领域,推行“金领通”“按揭贷”等信贷产品,积极支持这些群体购车、购房、住房装修、结婚、子女上学等消费需求,帮助他们提升生活水准。三是围绕小微客户群体,重点营销生产、商贸、服务(含养老服务业)领域,推行“易贷通”“惠商通”“便民通”“手机贷”等信贷产品,支持生产经营、商贸、服务等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医疗健康产业、各类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商户、核心圈商户的信贷支持。
回答“如何贷”,拓宽“阳光金融”办贷途径。丹阳农商银行为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确保“阳光金融”做到实处。一是阳光下办贷款。实施零距离对接、零障碍沟通、零费用办“阳光金融”,不吃客户一餐饭、不拿客户一包烟、不要客户一分钱、不找客户办私事、不给客户添麻烦的“三零五不”。二是开展微信群服务。利用熟人、同学、亲戚等关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建立“朋友圈”,寻找贷款客户源,解决“贷款难”。农户和小微业主可通过微信预约贷款,解决“难贷款”。三是拓展手机办贷。将手机自助贷款作为信贷投放的拳头产品,签约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方便、快捷地办理贷款和还款业务。
避免“不愿贷”,完善薪酬体系建设。丹阳农商银行“阳光信贷”既重数量又重质量,鼓励客户经理有作为,实行多劳多得原则。一是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客户经理每人每月有拓面任务,专业条线部门每周例会通报个人拓面户数、贷款金额及排名情况,全面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二是推行多档次计价模式。对新增存贷款户数、贷款金额、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等情况进行计价,鼓励客户经理大胆作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放贷,工资收入上不封顶。
多管齐下抓信贷资产“两清”不动摇
“治”字压阵,构建企业文化长效机制。大家都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紧紧抱成团。一是员工是主人。丹阳农商银行新班子非常注重与员工的思想交融,在重大决策、重要事项上,始终坚持“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发挥集体智慧,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人。二是发展靠大家。从“勤”入手抓业务拓展、抓服务水平的提升、抓品牌影响的扩大,努力开展了金融服务进商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的“五进”营销活动,开拓了更广阔的信贷空间,提高了信贷占有率。三是构筑信贷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信贷业务条线、管理条线、支持条线,这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最前沿,是本领域风险的直接管理者和承担者,实行条线管理的“上下牵制”;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部、合规部,监测、协调、评估、指导本行的风险管理活动,对风险管理相关部门实行“平行牵制”;第三道防线是审计部,负责对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进行评估、监督。
“防”字当头,切断新增不良贷款根源。分散贷款投向、加大资产流动性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防范不良贷款的好举措。一是全面调查,转换风险识别方式。采用实地走访,检查承包田亩、生产设备、存货、电表、水表、银行账户、同业授信、分析农户或企业是否拥有正常的生产、经营运作;通过了解门卫、交租金、货车出入频率、上下游供应商、行业协会、同业经营者等渠道,考察经营信誉、道德等情况。二是调整贷款结构,从支持有效产业上防风险,严禁贷款投向“二高一剩”、房地产等行业,将资金真正用于支持“涉农”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消费信贷上,努力扩大贷款投放面。三是根据“尽职免责”的原则,采取走访当地村干部与周围邻居,看有无稳定职业、有无固定住所,查互联网、央行征信系统、房产证,确认家庭是否和谐、资信是否不良、品行是否不良、融资是否过度的“一走访二看三查四确认”形式,掌握借款人的信贷资金需求和一批潜在客户。
“创”字领先,压缩存量高风险贷款。丹阳农商银行新班子对存量高风险贷款户数多、金额大的现状,大力推进压缩工作。一是改变粗放管理模式,要求客户经理实行有效监控,实行精细化动态监测,并运用各种关系和方法,采取措施与手段对高风险贷款全面落实清收责任,不断化解风险。二是改变贷后管理方法,对高风险贷款事后管理改为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缩短贷款周期,规定贷款到期必须降本;对保证人担保能力差的要求更换保证人或采取抵押担保;对保证人担保能力强的采取贷款平移的方法。
“降”字到位,清收不良贷款和利息。丹阳农商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清息降非”行动,对不良资产说“NO”。一是全员行动,制定客户经理,支行行长,总行领导班子、各部室负责人三级联动机制。其中客户经理对自己调查发放的所有不良贷款负直接清收责任;支行行长负责落实辖区内所有不良贷款的清收管理工作;总行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室负责人对各自联系支行清息降非工作进行督导。二是制定“一户一策,”对存量不良贷款进行摸底排查,分析借款人、担保人的现状,根据清收难易程度、不良成因等维度做好分类,并逐笔认定清收的可能性,制定详细的清收计划和清收方案。三是强化考核,对全行不良贷款制定清收目标任务,并将清收目标层层分解,保证每位客户经理都有明确的清收任务,对清收完成率进行绩效考核。四是重点出击,对存在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联系,依法清收。对有资产而拒不还款的老赖,借助法院开展的执行风暴行动,申请强制执行。
(黄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