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营管理 / 海门农商银行:聚焦主业推动信贷投放更加“有质量”
  • 海门农商银行:聚焦主业推动信贷投放更加“有质量”

    更新时间:2018-04-28

    查看详情

面对“贷款难”和“难贷款”之间的矛盾,海门农商银行切实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为重点,在年初即确定了“优化贷款投向、营销模式和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年贷款净增超20亿元,经营性贷款净增超1000户,个人及小微贷款新增不低于6亿元”的信贷投放思路。至3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06.76亿元,较年初增加9.45亿元。其中实体贷款增量达到9.68亿元,同比多增4亿元。票据贷比连续四个月实现下降。

更加注重制造业贷款投放。一方面,围绕“双百企业”,提升覆盖率。确立年内“双百企业”覆盖率提升20个百分点的信贷投放目标,由高管进行一对一的走访对接,为企业贴身制定融资方案。研发推出了“企信融”产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产品有销路、市场有份额、经营有效益、管理较规范的优良企业,无需抵押、保证,直接发放信用贷款。与海门市青年民营企业家商会签订10亿元的授信合作协议,支持会员企业日常经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建立“专营模式”,倒逼做小做散。针对房地产市场火爆,部分支行、客户经理过度营销按揭贷款,服务重心有所偏离的情况,设立了消费信贷专营支行,实现房贷、车贷等消费信贷业务的集中化管理和专业化营销,迫使基层支行集中精力和资源,深耕辖内客户群,做实做细营销服务工作,有效提高了信贷服务的响应度和及时性。

着力破解信贷投放瓶颈。从优化客户办贷流程、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打出了“组合拳”。一是全面走访,主动送贷上门。制定了辖内企业客户走访专项考核,规划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未与农商行发生信贷业务的4792户中小微企业进行全覆盖的走访,并按照6%投放率下达营销任务,切实推动员工沉下来、走出去。一季度,经营性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255户。二是优化流程,提升办贷效率。按照“高风险长流程、低风险短流程”的原则,对业务流程不断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制度流程与市场需求的贴近度,有效压降了信贷链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同时,建立健全不良贷款容忍机制,对于小微企业只要做到规定动作,一律适用尽职免责,解决客户经理惧贷、惜贷心理。三是政银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政府的支持下营业窗口进驻海门市行政审批局,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后,可直接在农商行办理开户手续,真正地让企业少跑路、少排队。同时,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原则,与海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合作,在农商行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为客户提供房屋及土地抵押登记、他项权证领取、注销等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减少客户办理不动产商业贷款和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的环节和时限。

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一方面,助力精准扶贫。坚持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原则,通过发放低息贷款“绿能贷”,支持余东镇启动光伏扶贫项目,为建档贫困户安装屋顶太阳能发电站,帮助贫困户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之路。至3月末,全行发放“绿能贷”799户,贷款余额3700余万元户,其中与余东镇政府合作,向该镇建档贫困户批量发放“绿能贷”50户,余额160余万元。另一方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阳光金融”为抓手,科学把握农民生产、生活及消费升级等多样化的需求,确保全年投放小额信用贷款不少于300户,推进形成广覆盖、普惠式的“三农”服务体系。

(孙富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