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营管理 / 合规建设 / 昆山农商银行:筑牢风险防线 控制新生不良
  • 昆山农商银行:筑牢风险防线 控制新生不良

    更新时间:2025-10-24

    查看详情

今年以来,昆山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控风险、提质效、促回收”年度目标,积极应对局部风险暴露挑战,构建“早识别、早预警、早介入、早化解”的迎前风险协同管理体系,推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扎实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及风险化解工作,有效控制新形成不良。上半年,该行新形成不良贷款同比下降2.81亿元,当年新形成不良贷款率0.47%。不良贷款率0.86%,与年初持平。

构建“四早”协同防控机制,筑牢高质量发展防线

该行前置风险防控动作,由授信管理部、信贷管理部及资产保全部三部门协同,构建“四早一全”迎前主动风险管理体系,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中心”转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授信管理部专注于事前风险防控,从源头把控准入,兼顾事中风险监测和化解,降低风险。信贷管理部负责存量客户风险识别,推动事中风险监测与化解,及时减少隐患。资产保全部负责贷后风险化解和处置,针对已形成的“病灶”(瑕疵、不良资产),通过催收、重组等多元处置手段,进行“精准手术”。三部门协同通过“早识别、早预警、早介入、早化解”全流程管理体系,推动风险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型。结合资产保全工作(包括不限于诉讼、核销、瑕疵、清收管理等方面)开展本异地支行现场辅导并答疑解惑,剖析典型案例、优化工作方法,聚焦零售不良攻坚,重点提升小额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效率,打响自主清收处置攻坚战。联合前台上门谈判、安排专人逐户跟踪重点名单贷款并制定处置方案、与破产管理人交涉、担保公司代偿等多元化处置措施,取得较好清收成效。上半年,该行现金清收表内外不良贷款1.78亿元,向上迁徙0.6亿元,收回瑕疵贷款1.21亿元。

提前梳理和筛选名单,算好新生不良和清收的经济账

向不良资产要效益不仅是化解风险的需要,更是挖掘存量价值、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路径,必须打好“控新增”与“促清收”的组合拳,确保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一是每月提前梳理、筛选逾欠息31-60天及上月新形成不良客户清单,“一户一策”制定处置预案,对于业务经营真实、抵押物尚足值、有还款意愿,但目前碰到临时困难、符合要求均有谈判空间的,运用“债务重组+增信加固+还款优化+金e站调解+赋强公证”等组合工具,有效遏制资产质量下滑势头。二是算好新生不良和清收的经济账,每月做好新形成不良及表内外不良清收额规划,并纳入OKR过程化考核管理。新增不良资产是侵蚀效益的第一道口子,考虑成本收入比,做好关口前移、精准防控尤为重要。该行积极推动创利增收,一方面通过增加贷款投放,以规模增收。另一方面清收盘活存量不良,直接贡献利润。

及时总结并萃取经验,推动自主清收能力提升

一是该行在清收过程中形成不良控制及清收处置的工具箱策略,聚焦清收过程中的高频痛点及隐性风险,结合实际清收案例编写资产保全自主清收手册及纾困策略,同时融入2024年制定的普惠风险贷款化解策略措施,提供一套“可落地、可复制、可迭代”的风险处置工具箱,提升全行自主清收处置能力。二是修订2025年风险贷款相关考核办法,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处置方式、调高奖励标准,调动支行清收主动性。出台不良贷款管理及清收组织推动评分表和员工清收岗位目标考核方案,建立总行挂钩人员跟踪督促机制并强化考核,通过考核驱动主动性,将清收成效与绩效挂钩,推动风险贷款的处置进程。三是对不良贷款动户率进行监测,全面推广“无台账不清收”的理念,通过动态监测和量化评估强化清收过程管理。对上半年账销案存的表外不良贷款进行“查家底”活动,并对2019年以来发放的不良核销贷款,通过发放清单、明确督查责任人、催收责任人,以“户户有跟进、笔笔有动作”为原则,对每笔不良贷款定期采取个性化处置措施,避免不良贷款“沉睡”。

该行将坚持多举措控新增、向存量要效益、以化解防风险”,聚焦系统化攻坚、数智化赋能与长效机制建设,全力攻坚重点风险项目,力争完成全年清收任务,为全行资产质量筑牢防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