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营管理 / 业务创新 / 如皋农商银行:打造“智慧营销平台”赋能零售转型
  • 如皋农商银行:打造“智慧营销平台”赋能零售转型

    更新时间:2023-08-30

    查看详情

面对大行下沉、利差收窄以及不良反弹等多重挑战,自2022年以来,如皋农商银行着力开启了零售转型之路,制定了零售转型三年战略规划,结合数据挖掘、流程引擎等技术,开发了“智慧营销平台”系统,全方位为员工营销、总行管理赋能。

构建客户数据挖掘框架,破解存量客户商机识别难题。“智慧营销平台”着眼于数据资产,着手于构建从数据到效益的存量挖潜通路,该平台将数据处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数据梳理阶段。将数据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客户基本信息数据、业务办理数据、业务活跃数据以及按需对接的外部数据。二是数据指标加工阶段。组建了专门建模小组,结合业务发展要求,确定需要识别的客户群体,根据四大类基础数据进行数据聚合,构建了448个指标形成客户特征的全面描述能力,形成“指标宽表”。三是客户特征识别阶段。丰富描述性指标,进行客户标签构建,目前共计上线65个客户标签。再通过标签的组合,可实现更为细分的目标人群识别,将客户分层分类真正有效落地。

形成营销过程管理闭环,多样功能加强一线业务赋能。一是围绕数据流动,构建商机管理完整过程。构建了“商机生成—商机下发—商机执行—商机检视”的营销全流程管理机制,用于管理和提升商机建模水平。在商机检视阶段,根据商机目标对已执行商机进行准确度检视,结合一线业务人员调研反馈,检查商机人群的识别准确性,进而优化商机模型,不断进化。二是提供辅助模板,强化标准动作肌肉记忆。除商机处理流程功能外,系统还提供了多样化的过程管理工具。一方面通过内置标准化工作模板固化规范,以机构人员每日的标准过程动作为例,平台内可以建立每天的标准化动作清单,如建立机构晨会标准化工作要求,每天定时早上7点30分提醒执行,由参会人员在动作执行表单上传照片、记录等;另一方面系统内置个性化线上物料库,总行会将所有物料信息及时上传至管理后台,业务人员在手机端“营销物料”功能下,结合自己的二维码,生成专属宣传海报,增加触达客户的微信添加率。

自动化商机模板化标准,营销过程留痕做实过程管理。平台根据特征性标签组合,形成事件触发式商机,目前平台上线了36条自动化商机,分为维护和挖潜两大类。维护类商机产生于“维护型”事件发生时,提醒业务人员进行业务维护、客户回访;挖潜类商机“挖潜型”事件发生时,提醒业务人员有潜在需求特征出现,需要及时对接。智慧营销平台的核心是数据流动带来业务线索,重点在任务执行。系统内置了可配置的标准化表单,提供了包括商机含义、人群特征、话术模板等多个引导板块。业务人员收到商机后,在执行期限内按照页面要求逐步执行营销动作。平台管理部门定期对商机业务成效进行分析评估,对于商机的识别高转化率的执行人员进行经验提取,低转化率的执行人员进行能力提升。

至 2023年7月末,共计下发自动化商机17.92万条,其中个人存款类共计下发7.96万条,如触达定期存款到期客户3.72万人,增长定期存款3.14亿元,触达流失客户1.76万人,增长存款 1.58亿元,触达同名跨行转账6680人,较存款增长7500万元;个人贷款类7.88万条,如触达线上贷款申贷失败客户4368户,经营销后,该类客户较年初增加204户,用信余额增加6500万元;个人理财类1628条,推动理财较年初增加6700万元。

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围绕数据,做好为管理、营销赋能的工作:一是构建完整建模能力。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丰富内外部数据来源,通过数据来挖掘客户特征,持续细化分层分类,精确用户画像,引导一线人员营销。二是丰富客户标签维度。建立客户标签更新机制,通过获取外部数据、区域群体数据,进一步完善客户非该行业务数据之外的标签。三是建设权益触达通路。除了做好数据分析、客户挖潜工作外,结合零售转型中客户权益部分工作,形成操作简便、便于快速触达的客户权益通路,拓展平台外延。(王海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