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关注 / 解码仪征农商银行”抗逆”韧性之秘
  • 解码仪征农商银行”抗逆”韧性之秘

    更新时间:2024-11-08

    查看详情

当前,农商银行甚至整个银行体系都普遍面临放贷和息差收窄的共性难题。银行如何扛住信贷经营脆弱性风险,寻找到困境的突破口?江苏仪征农商银行以其大零售转型的服务与专业高度,给出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回答。

服务小微:始终如一的信念承诺

“维护小微企业,让他们活下来。坚持稳健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经营发展理念。”仪征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向宁坦言。

“与小微企业同生死共患难,只要你自己不想倒,农商银行必会与你共同撑住,永远不离不弃。”段向宁谈起仪征农商银行扶持小微企业,句句实在。正是靠着这样一种信念,仪征农商银行发挥自身拥有30多个网点遍布乡镇的优势,守住了农村根据地,把根扎深、扎牢,做到了寸土不让。

加大新增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仪征农商银行突出对小微企业、涉农贷款服务的考核导向,在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劳动竞赛、月度专项考核等方面均体现与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增长的紧密挂钩,引导支行投放支农支小贷款。一是走访营销增户扩面。充分利用省联社移动展业平台走访功能,认真分析整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名单数据,扎实有序加快上门走访对接,有效提升授信面和用信率,截至9月末,全行个人信贷客户33407户,较年初净增819户;对公信贷客户1683户,较年初净增220户。二是精准降息让利客户。在市场利率调研的基础上,主动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9月末,该行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73BP,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66BP。三是优化结构重点投放。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给予资信良好的民营企业配套信用贷款产品支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规模,截至9月末,该行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合计50.67%,较年初上升5.38个百分点。

近年来,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如何避免存量贷款客户流失?仪征农商银行用足政策支持之力。一是应急资金使用。截至9月末,累计审批使用政府应急资金共计304户、422笔、金额18.26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240户、301笔、金额9.76亿元,有效支持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转贷,避免存量贷款户的流失。二是再贷款政策运用。履行助企纾困金融职责,积极申请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有效助力纾解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截至9月末,再贷款余额15.9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4.2亿元,支小再贷款11.7亿元。该行还结合移动展业平台系统,推进“真心快贷”产品,为全行存量户产品转化和增户扩面工作提供有力抓手,截至9月末,“真心快贷”较上线时的4月末增加了3438户,金额3.1亿元。段向宁坦言,只要能合理合法地帮助小微企业撑下来、活下去,仪征农商银行都竭尽所能、竭尽全力。

财富管理: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

段向宁介绍,仪征农商银行有近60万存量存款客户,该行高度关注这些客户的理财服务需求,通过组织创新,挖掘客户需求,以专业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夯实存量客户基础。

成立财富金融部。“伴随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发展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息差持续收窄,同业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为顺应高质量发展和轻资本运营的时代要求,我行于2024年9月份成立了财富金融部,负责全行财富客户的客群经营、价值客户的服务与拓展,建立价值客户分层经营体系、管户体系,负责全行财富管理队伍建设,提出资产配置策略和产品选择建议,实现服务的精准化和差异化,从而提升客户价值,优化客户结构,促进农商银行高价值产能的提升。”段向宁介绍道。

以财富管理提升客户价值,银行关键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段向宁介绍,该行已在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发力,目前已组建了由5人组成的专业财富经理队伍,开设了财富专业社团,社团已吸收团员22人,通过内培外引选拔人才,以及一系列专业培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客群经营方面,该行已初步构建了客群分层经营体系,制订分户管户方案,为不同层级客户匹配不同的产品、权益和服务,做好精细化维护。在产品引入方面,不断丰富合作机构与产品体系,代销理财正在准入南银理财与兴银理财,代理保险已有三家合作机构,代理实物黄金已完成备案,正在筹备上线,努力为不同客户提供合适的财富产品。在厅堂管理方面,通过厅堂人员结构调整,增强厅堂营销力量,辅之相应的特色活动和应景宣传,营造营销氛围。在风险合规方面,增强各个流程合规经营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截至9月末,该行代销理财比年初实现净增1.51亿元,代理保险实现净增1657.7万元。

数字金融:全力以赴向数智化转型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的重要战略方向。

“做小贷零售批发,一定要精准,风险可控,这离不开数字化科技。”段向宁说。根据《仪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与转型发展战略规划(2024—2026年)》的精神要求,该行坚持“1588”战略引领,全面推进“八个聚焦、八大工程”总体布局,根据《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数字化转型规划(2024—2026)》指导方向,于2024年9月份成立了数字金融部,围绕数字金融的核心任务,制定全行数字化转型三年工作规划,力争实现由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数智化的转型。

一是营销赋能。该行深化数据分析应用,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银行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开发上线了“网点一张图”功能模块,此模型涵盖了存款、贷款,理财、信用卡、ETC等大量模块,为支行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展示,并结合全行数字化转型需求反馈收集到的众多想法意见,与需求提出方积极对接,挑选合适的模型开发上线,集成在“网点一张图”中,帮助支行更好地了解自身现状以及获客渠道,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积极响应数据需求,10月份数字金融部共收到OA日常数据提取流程及现场需求184条,涉及零售、公司、财务、信贷、运管、风险、电子银行等各个部门以及支行。

二是管理赋能。数字金融部规范各部门文档资源,支持多人同时访问和操作共享文件夹,方便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办公效率。开发智慧组工系统,对接省联社人事档案系统,将每位员工的基础信息、行为规范、培训奖惩、绩效考核等上传到系统,建立积分系统,实现员工积分管理

数字金融部的成立营造了全员数字化转型氛围。数字化意见反馈,开通全员参与数字化意见反馈的入口,达到集思广益。目前已经收到全行各条线的优秀意见50条,开发并上线28条,形成研发简报并在全行通报,“人人会提需求”“人人会分析需求”蔚然成风。

尤其亮眼的是该行的数字社团以及数字专员。通过数字社团活动,可为全行培养专业人才,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业务及管理之中。据介绍,目前,该行正在筹备数据专员队伍,将大大推动支行及各部室的数字化转型。

人才“社团”:打造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农商银行必须打造战斗力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背后要有一个强大的总部,为前线提供充足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段向宁形象地比喻总部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该行成立十二大社团,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中层干部一定要成为业务专家,我们组织包括各业务条线在内的十二大社团,就是循着从‘社团人员→内训师→优秀专业人才→业务专家’这条路进行人才培养。”段向宁说。

“我们的价值引领,是成为优秀专业人才,成为专家。每做出一点成绩,都给予嘉奖,计入积分,最终量化评价,对所有先进的人才都加以宣传表彰,让正气勃发。全员都沉下心来,稳下来,练内功,默默地积蓄能量,实现厚积薄发。”段向宁及仪征农商银行领导班子将他们对“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付诸到了具体的经营管理之中。

仪征农商银行在优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员工序列管理及晋升选拔制度、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措施经验都可圈可点、亮点多多。这里重点说说该行的十二大专业社团建设。该行在全行范围内组织成立了“真心金融—专业社团”,将“数字、财富、财务、资金、营销、讲师、文书、文体、内控、运营、审计、公司治理”等十二大社团打造成专业研讨交流、兴趣爱好发展和实践创造活动的多样化平台,目前已有10个社团正式运作,社团总人数达180人,其中,青年员工140人、中层干部40人,开启了“宏观经济分析会”“星培训计划”等近10项研究课题,进一步为储备专业人才、培养后备干部队伍奠定基础,为全行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理念、组织、机制、服务、产品、队伍建设的体系化创新,全心投入服务小微企业,使得区域经济拥有韧性,银行自身风控坚实——这是仪征农商银行具备“御寒”能力与“抗逆”韧性关键“扛劲”的缘由。该文发表于2024年11月8日《中国经济时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