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你必须不停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更新时间:2018-03-26
不知不觉,2018年一季度就快要过去了。回想跨年的时候,不少人在朋友圈里面晒自己2017年完成了多少小目标,晒2018年的美好祝愿和新的小目标。如今,不知是否有的已经打上了勾号?前几日,大学同学微信群里有同学晒中国执业注册会计师章印,心里想真牛逼啊,我一个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要考两三遍,当初的同班同学却已拿下中国顶尖的会计证书。从2008年毕业,至今正好十年,同学之间好像已经拉开了差距,远比在学校里学习的差距要大得多。姑且不论收入,单从学习的角度如证书考取,有的同学已经拿下了各种职业证书,比如同宿舍的已经考完了中级会计职称,而自己就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证书,不能还是不为?父母偶尔旁敲侧击,自己振振有词,快乐就好,攀比那么多干什么。但不可避免,心里还是自问,凡是尽人事听天命,但是否真的已尽人事。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或者是说是一个悲观的人,向往稳定,危机感非常强烈。我问自己,如果不干现在的事,还能有什么本领赚钱,给父母一个体面的晚年,给儿子一个更好的平台。
去年被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里面的文字更是触目惊心。“ICU费用一天8000-20000,插管后ICU的费用直线上升。预计插管能顶72小时,如果还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了。人工肺开机费6万,随后每天2万起。我们估算了下,家里所有的理财(还好没有买30天以上期限的产品)、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即使卖了东北老家和背景的房子,也只够ICU里呆50天,50天之后就彻底不行了。”像作者这样其实已经很让人羡慕的大城市中产家庭,家庭可调动资金100万,还有两套房,以及东北老家各种热心又热血的亲戚。换做普通的在城市奋斗的人们,恐怕能有这样实力和人力的家庭并不多,能短时间内有医疗圈人脉还能帮上忙的,更是屈指可数。人看到不幸的故事就会联想到自己,让人害怕的不是病,而是由这场病所带来的高度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不仅仅来自健康,更来自金钱的无力和资源的匮乏。这个社会正在以无比焦虑的方式横扫每个人的内心,我亦如此。
年纪已直奔四十而去,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比学赶帮超的努力,开始赶不上年轻人的反应和执行速度。扪心自问,是否还来得及?看见83岁老奶奶去应聘阿里巴巴,50岁保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些人正在以鲜活的案例表明,人生任何一个时间开始都来得及,关键是要行动起来,而不是嘴上说说“我好穷啊,我要挣钱”,然后吃喝玩乐的比谁都High。生活艰辛,越来越多人想要改变现状,可很多人热血沸腾想了一夜,第二天仍是混日子,一年过去了,依然如故。十多年前,我们尚在大学时,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奋斗》;十多年后,习大大一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又红遍了大江南北。所以先改变自己内心的认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给自己的心愿踏出关键的一步。举目望去,时代热浪滚滚向前,但愿我们都能不停地奔跑,通过奋斗在日益增长的压力下愉悦地生活。
(泗阳农商银行 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