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随笔:《似水流年 温暖如初》
  • 随笔:《似水流年 温暖如初》

    更新时间:2020-01-22

    查看详情

如果将纷繁多样的金融业比作一片汪洋,无数金融机构遨游其中,有些载着财富与地位,有些载着敬畏与名誉,农商行这艘巨轮则载着温暖与守候,平稳前行。

时候,农商行是一本小小的存折,数字在上头,“生活”在里头。作为一名出生在江南小镇的90后,农商行是最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和信赖的银行,我对农商行的情感是滚烫且深厚的。幼时父母忙于工作,又恐我无人照料,便经常工作时将我带在身边。母亲那时在一家小厂里做会计,她在忙碌时我便在一旁玩耍,玩累了便歇下来看看她,总觉得母亲小小的个头里藏着巨大的能量,各种物资的进库、出库,各种台账的登记、发放,她都能理得整整齐齐、清清楚楚,甚至人手不够时还帮着一起搬运货物,手能握笔、肩能挑担,那时候我觉得母亲是位小小的“女超人”。偶尔我会问:“妈妈你累吗,要不要歇一歇?”她总是笑笑:“没关系的,因为爸爸妈妈要赚钱,要给你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到了年底,母亲便会来到我们当地农商行,满心欢喜地存入她和父亲这一年攒下的工资,大堂的经理姐姐总是笑眯眯地,在我们等待叫号的时候给我们拿来一些糖果和茶水,跟母亲唠上几句,声音甜甜的。柜面上的漂亮阿姨很是耐心,不间歇地工作却依旧保持着一张温柔的笑脸。办好业务临走时,大堂的姐姐会拿一些日用品送给我们,互相拜个早年。小镇上年味已经很足了,离开银行后母亲会带我走街串巷地置办年货,买些平日里不舍得买的好吃的好玩的,我猜想这就是母亲所说的生活吧。

长大些,农商行是一台ATM机,我在外头,“成长”在里头。渐渐地,ATM机具建设起来了,小镇市民们不再需要去柜面排队存取款,在ATM机上就可以便捷操作。母亲也办了银行卡,工资打在卡里头,小区居民点内设置了当地农商行的ATM机具,迈出家门就能够轻松取款。母亲起初懒得赶新潮,总把银行卡交给我,让我去取些现金回来。后来我外出上大学,母亲不得不拉着我去给她演示一遍,我便一步一步地操作和讲解,像我幼时母亲教我认字一样,她很快学会了:“这个操作起来也简单嘛哈哈!”“是你聪明!”我笑眯眯夸赞着,她开心地像个孩子。

工作后,农商行是一部手机,文字在上头,“牵挂”在里头。研究生时代起,我便利用空余时间到单位实习,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可以给自己挣些零花钱,母亲很欣慰,却也不舍得我辛苦,总还是给我打来生活费,让我多吃多用。工作后的第一笔工资,我便转给了母亲,还是她那张农商行的卡,她开始唠叨,让我自己把钱留着,却被我发现她嘴角掩藏不住的笑意。良久,她又好奇来问:“你们那怎么会有我们这边农商行的?你这样转给我不要跑到银行去吗?”我告诉她,现在手机上也可以转账,很是方便,叫做手机银行,就是装在手机里的便携银行。她第二天便去了我们当地农商行柜面开通手机银行,晚上便给我转了些钱,说是试验一下,我看了看金额,比我转给她的工资更多。

现在,农商行是一个小小的工号牌,工作照在上头,感恩在心里头。2018年初我进入了江阴农商银行苏州分行,这是江阴农商银行在苏州的第一家机构,和初入职场的我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农商行的温暖是如何散发的,体会到了各个部门如何通力合作、砥砺前行。我们用真诚、真心对待客户,换位思考,急客户所急,每位员工自觉、自愿地对客户真诚付出而不惦念回报,以客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中心,竭尽所能地提供舒心的金融服务,保持着用心服务、温暖随行的初心。而我也渐渐得到历练和成长,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积累,不怕苦累,以知识和经验武装自己,坚定步伐、充满信心,想像当初的母亲一样,做个小小的“女超人”。

白云苍狗,似水流年,时光在流逝,万物在变迁,农商行却依然温暖如初,就如同家人的相伴与守候。

(江阴农商银行  王亚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