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平车记忆》
  • 散文:《平车记忆》

    更新时间:2021-02-08

    查看详情

爷爷家的平车许久不用,木车身靠在墙上,因为犯潮开始变黑腐烂,轱辘和轴也生了粗剌剌的锈,仿佛再也不能在地上转一个圈。

家里人合计合计,留着也占地方,不如扔了算了。

爷爷蹲在墙角,盯着那平车,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猛吸一口,烟锅上按得紧实的烟叶儿便闪着星星点点的火光,爷爷皱了皱眉,对着墙角的石头磕了磕烟锅,“老啦,都不中用啦”。

的确,平车如今太不起眼了。

曾几何时,它可是这片土地上的主角儿。拉货运庄稼全靠它,甚至有些要临产的妇人,都是裹了几层厚厚的棉被,用这平车拉去生产的。

平车的板身儿,是用木头一条条拼出来的,两边横竖架几根木头,用来做个挡头,车底下一个车轴连着两个轮子。幼时,我们常常两个孩童,各坐在车身的一边,把平车做跷跷板来玩,你起我落,不亦乐乎。

春种秋收的时候,是平车最忙碌的时候。辛勤的劳力们,或是把平车前头扶手处的绳子往胸前一挂,手拉着驮着灌满水的塑料桶的平车往田里头去。或是站在平车前头,搓搓手拾起扶手,一步一步地把粮食推回家。平路或是下坡自不费力,即使颠颠簸簸的,也能边走和边上的人说笑,若是遇到上坡路,劳力们便卯足了劲儿,嘿嘿呦呦地一路推上去,喘上两口气,继续前进。

我是最爱跟在平车上头的。一张麻袋平铺在花生秧子上面,小小的人就躺在上面。秋日里的天,又高又蓝,风儿掠过脸庞,带来一阵一阵丰收的味道:是花生秧子青涩的味道;是饱满的花生香甜的味道;是拉着平板车的爷爷身上熟悉的旱烟的味道……平车在清风蓝天中晃晃悠悠地前进,如今看来并不算长的路,却好像能经历一场长长又甜甜的美梦。

看着现在路上的大小货车,各式各样的轿车,有烧油的,有用电的,解放了人力,那平车自是再无用武之地。

我欣然于当今的改变,却依旧感念于平车似的物和人。物质匮乏的年代,是他们装载着生活的重量,用朴实又坚韧的方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东方农商银行 吕含欣)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