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亲历社区网格化管理》
更新时间:2021-10-08
自7月13日从南京出差回来,越发感觉疫情防控的趋严,我按照要求接受指定的防疫措施,也就是这段期间的亲身经历,让我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有了新的了解,对农商行网格化营销有了新的感悟。
周末的上午我开车陪客户去乡下办事。路上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来自东台老家社区的,大意是按照疫情期间的防疫要求,需对我进行居家隔离,让我主动向当地社区报备。另一个是当前所居住的蔬菜社区来电,要求我配合做好居家隔离。由于当时人在外面,就答应到家后联系他们。一旁的客户了解情况后对我说,现在的社区都是网格化管理,信息准确,更新及时,让我下午到家赶紧联系社区人员。
网格化管理!听到这词后,我脑子里涌现出的是单位同事在炎炎烈日下走村访户、跑街扫楼进行网格化信息收集与产品营销的场景。心想,社区网格化信息还能有我们银行的网格化信息强,要知道,我们的网格化信息都是同事们一家一户上门验证过的。心中虽这样想,但对两个社区都能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和信息还是有点佩服,特别是以前在老家社区留的手机号码早就不用了。
下午到家后,我并没有把联系社区的事放在心上,打算到晚上家里人商量一下再说。大约40分钟后,门铃响了,打开门后眼前站着三位不认识的人,其中一位穿着警服。“你好,我是社区的网格员,这位是……知道你回家了,我们特意来你家里,希望你配合工作,做好居家隔离……”等她问完了一些问题后,我脑中最大的疑惑就是,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已经到家的?我们的网格化怎么不知道客户什么时间回家或离开居住小区呢?这也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用?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社区网格员为做好服务,主动加了我微信,通过微信的交流,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为保证网格化中人员信息准确,他们除了通过5年一次的经济普查、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上门摸准信息外,日常还通过“常登门、常串门、常敲门”的工作及时登记新信息、变更无效信息。毕竟居民是流动的,家家户户时时刻刻都可能有变化,网格的信息也必须及时变更,不止步于居民信息静态管理,而在于信息的运用,提高社区服务精准度,提高管理效率。网格化是多方联动的,多部门各负其责、多层次丰富信息。例如,已经由公安、社区、物业、疾控等部门,实现居民网格化+物业管理网格+卫生防疫信息等。那天他们通过物业管理网格及时了解到我车子出入小区门禁的信息,掌握了我回家的时间。
见识到社区网格化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我不禁想起农商行网格化营销工作。银行网格化是一个由点及面,纵求延伸,横求覆盖,在网格内发现、培养出银行客户的长期过程,更是运用大数据思维,精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只要我们不停收集信息、反复运用数据、一直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成效。
今天,我们认真做好网格化信息收集、大数据+网格化+……明天,当我们银行的网格化发挥更大效用时,一定会感谢所有参与者全部的努力、付出的一切,一定会理解扎根农村开展网格化营销的战略意义。
(滨海农商银行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