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一封家书念平安》
更新时间:2021-10-29
亲爱的孙先生:
展信悦!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打扫。整理书架时,一封信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里滑落。信封上是你用引以为傲的隶书写着我的名字。边角褶皱,可见有些时候了,也难怪我没有一点印象。打开一览,原来是我们初识时,你偷偷塞给我的信。我把它拿到你面前,得意洋洋地使劲摇晃,一脸傲娇:“你还记得吗?这是你给我写的情书,多么深情款款。”你不好意思了,再三强调:“是家书,家书!”我心里一万个不认同,那会我可没答应你呢,怎么就是家书了。和以前一样,厚脸皮!“那我当时给你的回信呢?”“你的回信?我倒不知道长什么样了,估计你也不知道。”你嘲笑我道。
好吧,孙先生,我现在就很郑重地给你回信。记得彼时,毫无交集的我们分别从山东、扬州来到泗水河畔。前二十多年的平行线,因为那一年,开始有了交集,在这个别人都是家乡的地方。因为同样的梦想,我们成了大家口中的村官。你在信里说,那天,天色近晚,你接到通知去村部查看秸秆禁烧情况,我在QQ里留言,“天黑,注意安全!”就是那句话,让一向坚强的你,第一次想家。
与你相反,我一直遥望家乡。初来乍到,吃不惯这里的稀饭,听不懂人们口中的“海货”,想要吃大煮干丝,想听妈妈的唠叨。幸有你一直鼓励着我,让那份思念没有退却我前进的脚步。有一次,我骑车去所驻村工作,自行车停在地头忘了锁。待到结束时,早不见了踪影。你的电话恰好打来,竟然立马要赶来。距离并不近,我谢绝了,决定先去村部寻求帮助。然而,在村部办公室里,竟看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你,汗水挂在鬓边。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看着你的背影,一边心疼,一边也明白了什么叫“安全感”。
一路走来,我们从村官到银行、到电信,从年少到壮年,时光总是匆匆。所幸,你我没有缺席,没有走散。“今天加班回来晚。”“嗯,开车注意安全,我等你。”“下个月要出差。”“哦,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你一个人在家,记得出门关好电源,特别是床边的插座。”就这样,我们不放心着彼此,惦念着彼此,也信任着彼此。在这个他乡,一起组建了属于我们共同的家,编织着属于我们的共同记忆。我们一起吃杂粮稀饭,和当地人一样,戏称它为“五粮液”;我们一起见过凌晨的村间小道,雾气缭绕,开心地将它形容为“仙境”;我们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共骑一辆电瓶车回家,喝饱了西北风,冻红着脸却也笑呵呵。那段时光,现在回想起来,有过艰辛,有过怀疑,但因为你我的相伴,让我们无所畏惧。我们见过农村原来的样子,也为了成就如今愈加美丽的农村而竭尽绵薄之力。大学时,我们都成为了一名党员,回到农村,是当初义无反顾的选择,有幸一路同行,彼此的叮咛让信念不移,初心不变。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爸爸,你开车有点快哦。”记得那次出行,后座的女儿认真地叮嘱你。你回头看向我们,满是宠溺。“不要分心,谁叫你看我们的,安心开车!”我佯装凶狠地说,嘴角却止不住温柔。这就是人间最平凡的烟火味吧,不浓烈的幸福。
遇见,便不再离开。有你,我们就会觉得很安全。相伴,便是携手一生,有我们,不管多晚,都有一盏灯为你点亮,待你平安归来。
爱你的妻
(泗阳农商银行 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