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挂粉条》
  • 散文:《挂粉条》

    更新时间:2022-01-27

    查看详情

开车奔向百里外的网点,即使寒风瑟瑟,车窗也必然留着缝,贪恋清冷空气,蓦然,想起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数三九,再冷也不怕冷。

老人们说数三九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雪也就会多起来,这句话让我和小伙伴们整日期待,就像裹着糖的山楂,合着酸,让甜更甜。天冷大人们也高兴,那个时候,农村还以手工作业为主,天气干燥,气候寒冷,可不能浪费这个天然的大冷柜,叔叔伯伯们计划着大干一场,就是合伙做红薯粉丝,苏北方言里俗称“挂粉条”。

从打浆开始,顾名思义,就是将红薯加水磨成浆,那时候机器少,一般一个村一台,要预约排队,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机器白天黑夜不歇息,夜晚打浆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大人们的玩笑声、孩子们的打闹声打破沉寂的夜,小村庄顿时活络起来。

当雪白的粉浆装满水池,打浆告一段落,留一个责任心强的照看粉浆沉淀,其他人也能得空休息,粉浆沉淀非常重要,这关系到粉丝是否好看,而好看关系好价钱,这对一家老小的生活来说,意义非凡。寒夜里的风挤过玉米杆编织的临时“休息室”,把困意逼得一点不留,印象中陪着父亲经历过一次,一整夜他时不时地察看,待水、浆分离,水质清澈时,粉就沉淀好了,这时天色渐渐亮了,来不及休息,随便扒拉几口早饭,不顾天寒地冻,光着小腿,进入粉池,将粉一块块扒开,搬到敞亮的地方,揉碎、晾晒,红薯粉的质感与面粉不同,更光滑,更细腻,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味儿,经过几天晾晒后,支起一口大锅,加几桶井水,四五个叔叔伯伯卷起袖子,攥着拳头,围着锅,喊着号子,开始揉面团,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上前捣乱的,否则断会被赶出屋去。

当面团表面变得光滑时,爷爷拿出漏勺,材质是不锈钢的,底部布满排列整齐的小洞,叔叔接过漏勺挨着锅边坐在特制的凳子上,锅里面滚烫的热水,呼呼冒着热气,让辛苦的劳作充满朦胧的诗意。只见叔叔一手拿着漏勺,另一只手有节奏地拍打,面团挤过漏勺底部的小洞,欢快地溜进锅里,捞粉、过凉、沥水、挂杆一气呵成,粉丝就诞生了,不过此时的粉丝柔软易断,大人们步履匆匆赶快送到屋外冷冻起来,而穿插在大人忙碌脚步中的我们也一刻没闲着,不时地烤个红薯,烤个土豆,或者烧个花生,有时还会因为争哪个地方火力旺而吵起来,但往往熟得快糊得也快,稍稍年长才明白“欲速则不达”,人生不也这样,急于求成,往往一败涂地,慢慢来才比较快。

冷热的交替变化,使得几分钟后粉丝就冷冻成块,为了保证冻得均匀,夜里还要不时地翻面,当我们还在贪恋温暖被窝时,大人们就已赶在太阳升起前将粉丝挂了起来。相比刚出锅时的胖乎乎、白嫩嫩,晒干后的粉丝微微透明,虽细但韧性十足,不要妄想使用蛮力将它们扯断。

这样想来,我们也应该向它们学习,挨过挫折打磨、历经高温淬炼、熬过冷冽寒风,才能迎来温暖阳光。

(沭阳农商银行 孙晓敏)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